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五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五原文

疲马间关畏路难,每逢村店卸征鞍。

榆钱杖底宁沽酒,柳絮风前不耐寒。

一饭侏儒谁欲饱,千金漂母若为欢。

天南天北无归计,长铗飘零未忍弹。

诗词问答

问: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五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

间关

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

间关莺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畏路

犹畏途。比喻艰难的世道。 明 袁宗道 《初春和陆放翁韵》之一:“嬾向时人争巧拙,久游畏路耐咸酸。”

每逢

每当遇到。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夫人终是放心不下,每逢督办出门,必要叫着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耳朵听。”

村店

(1).乡村旅店。 唐 欧阳詹 《晨装行》:“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声。” 元 张可久 《塞鸿秋·道情》套曲:“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鬢秋霜染。”《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早晨, 卢俊义 离了村店,飞逩入城。”

(2).乡村酒肆。 唐 罗隐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清 郑燮 《渔父·本意》词:“才上巳,又清明,桃花村店酒瓶香。”

征鞍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榆钱

榆荚,圆小似铜钱

底宁

安宁;安定。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夙兴晏寝,匪遑底寧。”底,一本作“ 厎 ”。 唐 张九龄 《请诛禄山疏》:“斯逆一惩,底寧万邦。” 明 宋濂 《南征录序》:“詔使者 易济 往 安南 ,告以中夏革命,万邦底寧。”

沽酒

(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

(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浒传》第十五回:“篱外高悬沽酒旆,柳荫闲缆钓鱼船。”

柳絮风

柳絮飘飞时节的风。指春风。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棉邨丽句》:“﹝ 尚棉邨 ﹞次日以所作来示,片纸零书,琳瑯触目……《醒》云:‘重门夜静梨花雨,孤馆春寒柳絮风。’”

不耐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一饭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侏儒

(1)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矮子

(2) 形容个子矮小

奉化应方伯,在京与试,成绩很优;因为貌颇侏儒,未能列选。—— 阿英《明朝的笑话》

(3) 借指未成年人

(4) 指梁上短柱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 指很多钱,形容富贵

漂母

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 韩信 )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 信 飢,饭 信 ,竟漂数十日。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 五年正月,徙 齐王信 为 楚王 ,都 下邳 。 信 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清 孙枝蔚 《漂母庙》诗:“既是千金酬一饭,如何漂母至今稀。”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君不见 伍相 穷途瀨女逢,王孙漂母各英雄。”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南天

(1).南方的天空。《晋书·天文志上》:“夏至极起,而天运近北,故斗去人远,日去人近,南天气至,故蒸热也。” 唐 李白 《陪族叔晔游洞庭》诗之一:“ 洞庭 西望 楚 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八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勛。” 毛 * 《送瘟神》诗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2).指南方。有时特指 岭南 地区。 唐 李颀 《送卢少府赴延陵》诗:“ 北固 波涛险,南天风俗殊。” 金 周昂 《北行》诗:“北塞甘长别,南天欲远征。” 陈毅 《送旧友南归》诗:“君去南天,游击穿梭。分粮杀贼,日夜挥戈。”

归计

(1).听从计策。《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汉书·陈汤传》:“愿归计彊 汉 ,遣子入侍。” 颜师古 注:“归计,谓归附而受计策也。”

(2).回家乡的打算、办法。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箇竹,残年合掛两梁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吾兄日图归计,路阻难行,何不随营前往。”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

长铗

铗,剑柄。长铗指长剑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