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松云高士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王绂松云高士原文

皴为荷叶法王蒙,谡谡涛翻松下风。

我昨九龙试春跸,依稀气韵略相同。

诗词问答

问:王绂松云高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王绂松云高士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绂松云高士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七

参考注释

为荷

书信及公文惯用语。表示承情感谢之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现在略加改动,希照此次序排列为荷。” 茅盾 《子夜》十六:“兹将本会呈稿及 广东 土造火柴行商业公会呈稿分别抄录附上,并希查照为荷!”

王蒙

①王蒙(1308-1385)。元末明初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fd5c外孙。元末官理问,明初任泰安知州,因受胡惟庸案牵连,死于狱中。善画山水,写景以繁密见长,喜用枯笔干皴,创造出幽邃苍秀的意境。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有《青卞隐居图》等存世。②王蒙(1934-)。作家。河北南皮人。1948年加入中国 * 。1949年在北京任青年团区委副书记。1979年起专事创作。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主编、中共中央委员。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中篇小说《布礼》、《蝴蝶》、《莫须有事件》等。有《王蒙选集》。

谡谡

(1) 形容挺劲有力;挺拔

谡谡长松

(2) 象声词。形容风声呼呼作响

谡谡风来

下风

(1) 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

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

(2) 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试春

(1).品尝春茶。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诗:“官焙荐璧天解颜,瀹汤试春聊加飡。”

(2).谓在春天萌发。 清 王夫之 《长沙旅兴》诗:“江上红芽始试春,乳鶯调语正迎人。”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气韵

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以气韵胜。——蔡元培《图画》

相同

彼此无差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