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岭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新岭原文

瘦马兀瞢腾,荒鸡号莽苍。
丝窠罥朝露,篱落万珠网。
宿云拂树过,飞泉擘山响。
老桑局潜虯,怪蔓挂腾蟒。
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羁鞅。
酿愁积雨寒,破闷朝日放。
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钲上。
浮动草花馥,清和野禽唱。
仆夫有好语,沙平路如掌。
惟忧三溪阻,桥断山水涨。

诗词问答

问:新岭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新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瘦马

(1).瘦弱的马。 唐 杜甫 《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 长安 道。”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买来养育以待再贩卖的童女; *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维扬 ﹞女子多美丽…… 扬 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个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扬州瘦马》:“ 扬州 人日饮食於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旧 吴 宫重开馆娃,新 扬州 初教瘦马。”

瞢腾

形容模模糊糊,神志不清。 唐 韩偓 《马上见》诗:“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去带瞢腾醉,归成困顿眠。”一本作“ 懵腾 ”。 明 邵璨 《香囊记·南归》:“客梦阑珊,乡心迢递,瞢腾似被餘酲。”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一笛飞来,关山何处秋声?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刘大白 《邮吻·静夜》诗:“瞢腾,梦里魂飞无定,有梦也何如醒!”

荒鸡

指三更前啼叫的鸡。旧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晋书·祖逖传》:“﹝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为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 琨 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宋 苏轼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得俄顷。”

莽苍

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无际的原野

烟雨莽苍

丝窠

(1).蜘蛛网。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蹄道补復破,丝窠扫还成。”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又欲及嵗晚,空堂扫丝窠。”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2).缫丝的一种工具。 清 卫杰 《蚕桑萃编·蒸茧》:“俟茧锅内提出丝头,一手执清丝,一手用漏瓢舀茧,送入水盆,以清丝穿入牌坊上之丝眼,仍将锅内已煮之茧时时舀送盆内,以便陆续搭入丝窠。”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珠网

缀珠之网状的帐帏。《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夕露为珠网,朝霞为丹雘。” 吕延济 注:“珠网,以珠为网,施於殿屋者。” 唐 王维 《白鹦鹉赋》:“经过珠网,出入金铺。” 宋 刘筠 《清风十韵》:“珠网疎难掩,铜炉冷易侵。” 元 大訢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花压雕阑护玉墀,光涵珠网耀摩尼。”

宿云

夜晚的云气。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宋 苏轼 《答胡道师书》:“ 道师 又不远数百里负笈相从,秉烛相对,恍若梦寐,秋声宿云,了然在吾目中矣。” 元 赵孟頫 《桃源春晓图》诗:“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繽纷溪水急。”

飞泉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山响

非常响

大鼓擂得山响

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翠滴

指树叶上的水珠。 明 夏锡祚 《自紫蜺涧至旋螺顶》诗:“阴阴冷翠滴,竹色緑人面。”

羁鞅

亦作“羇鞅”。1.羁,马络头。鞅,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野马笼赤霄,无由负羈鞅。” 宋 范成大 《新岭》诗:“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羈鞅。”

(2).喻束缚。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常念蓄役之外,逮佣隶,虽豢养至丰,莫不苦於受制,殊不知羇鞅之劳,或能避免。”

积雨

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破闷

排除烦闷。 宋 苏轼 《再和李杞寺丞》:“作诗虽未造藩閾,破闷岂不贤樗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女曰:‘岑寂之中,得此痴情人为君破闷,妾自谓不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我在 上海 动身的时候,恐怕船上寂寞,没有人谈天,便买了几部小説,预备破闷的。”

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 河 秽清 济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礼。《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东门之外。”《汉书·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颜师古 注:“以朝旦拜日为朝。”《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遥翻。”《清史稿·世祖纪二》:“二月癸亥,朝日於东郊。”

2.帝王坐朝听政之日。《战国策·齐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单 而揖之於庭,口劳之。”《汉书·于定国传》:“上於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詔,条责以职事。” 颜师古 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也。”

曈曈

(1) 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2) 闪烁的样子

赤帜

(1).红旗。《史记·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閒道萆山而望 赵 军。” 元 成廷珪 《送谢太守》诗:“双螭交赤帜,五马挟朱轮。”《说岳全传》第三六回:“赤帜红旗映日光。”

(2).今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旗帜。 柳亚子 《存殁口号》之一:“ 神烈峰 头墓草青, 湘 南赤帜正纵横。”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寿》诗:“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张赤帜独当先。” 赵朴初 《洪湖曲·吊贺龙同志》:“坚持赤帜不可夺,烈焰飞腾 湘 鄂 西。”

(3).比喻太阳或太阳的炎威。 宋 范成大 《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元 舒頔 《金陵怀古》诗:“玉驄声断乌臺寂,赤帜阴移画省深。” 元 王恽 《苦热叹》诗:“炎官张火伞, 屏翳 扬赤帜。”

(4).比喻榜样,典范。 宋 岳珂 《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顷,理明辞正,虽不能终格,犹足为公议立赤帜云。”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大风》三章,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 清 李玉 《清忠谱·谱概》:“一传词坛标赤帜,千秋大节歌《白雪》。”

(5).比喻领袖人物或领袖地位。《宋史·司马光传》:“ 光 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韩信 立 汉 赤帜, 赵 卒气夺;今用 光 ,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七:“艺苑则 李怀麓 、 张沧洲 为赤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使 粲花主人 及今犹在,奋其全力,另製一种新词,则词坛赤帜,岂仅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昱昱

明亮貌。 晋 傅玄 《紫花赋》:“涣涣昱昱,夺人目精。”《魏书·西域传·悦般国》:“﹝ 悦般 ﹞俗剪髮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 宋 范成大 《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金钲

(1).古乐器。《文选·张衡<东京赋>》:“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鉦而建黄鉞。” 薛综 注:“金鉦,鐲鐃之属也。” 宋 杨万里 《过瓜洲镇》诗:“数棒金鉦到 江 步,一檣霜日上 淮 船。”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金鉦賁鼓安在哉,草衰木落江之沚。”

(2).比喻太阳。 宋 苏辙 《黄楼赋》:“金鉦涌於青嶂,阴氛为之辟易。”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四:“便面犹承坠露,金鉦半吐东墙。” 宋 范成大 《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浮动

(1) 漂移

河心有条死鱼向这边浮动

(2) 非固定

浮动工资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野禽

(1).指野生的鸟。 汉 路乔如 《鹤赋》:“故知野禽野性,未脱笼樊。” 清 陈炳 《寻马山人不遇》诗:“曲径吠寒犬,短篱鸣野禽。”

(2).泛指野生的鸟兽。《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彖飞 诗渐倾於政事,盖知革命将兴,不期而感,犹野禽之识地震也。”

仆夫

(1).驾驭车马之人。《诗·小雅·出车》:“召彼僕夫,谓之载矣。” 毛 传:“僕夫,御夫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僕夫儼其正策兮,八乘腾而超驤。”旧注:“僕夫,谓御车人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老人復引 行修 到了店中,只见壁中灯盏荧荧,槽中马啖芻如故,僕夫等个个熟睡。”

(2).泛指供役使的人,犹言仆人。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卫士甲:先生你不必问我的姓名,我要永远做你的仆人,你就叫我‘仆夫’吧!”

(3).管马之官。

好语

(1).赞扬、称颂的话。《史记·南越列传》:“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復归,亡国之势也。” 唐 李贺 《沙路曲》:“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汇解:“好语,谓民间称颂之语。”

(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 刘孝标 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 文帝 曰:‘好语动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4).温和婉转的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秘书曲水砚》:“ 大受 以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郑 以好语调停之。”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引经》:“有 王生 者,宅为人所夺,久不给直,讼於官。 陈 不能决,第好语曰:‘《毛诗》云:维鹊有巢,维鳩居之。 王秀才 独不能作鹊耶?’闻者笑之。”

平路

(1).平坦的道路。《楚辞·远游》:“召 黔羸 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汉 张衡 《南都赋》:“总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

(2).见“ 平露 ”。

断山

陡峭壁立的高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世目 周侯 ,嶷如断山。”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悵日暮兮吾有念,临江上之断山。” 唐 杜甫 《远游》诗:“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明 文徵明 《题画》诗:“冰禽飞去疎烟灭,目送秋光入断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