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自勉原文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
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
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
神僊岂弃汝,正坐自迂阔。
余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诗词问答

问:自勉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自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曩岁

往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卷二:“太常少卿 陈公 希亮 ,曩岁刺 宿州 厅事,后门常扃钥。”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溯曩岁盖簪之盛,既皆睽迸。”

隐书

旨意隐秘的书。多指道家之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道有八素真经,太上之隐书也;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祕言也。” 唐 陆龟蒙 《和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一:“几降真官授隐书, 洛公 曾到梦中无。” 宋 陆游 《宿黄仙观兵火焚荡之馀唯一殿突兀犹在黄仙盖与许旌阳同时飞升者》诗:“残年安得长来此,一椀松肪读隐书。”

妄意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陶葛

南朝 梁 陶弘景 和 晋 葛洪 的并称。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不依 羲 献 妙跡,不逐 陶 葛 名方。” 宋 陆游 《山家》诗:“ 陶 葛 金丹诀,千年秘不传。” 宋 陆游 《自勉》诗:“曩岁读隐书,妄意慕 陶 葛 。”

芝房

(1).见“ 芝房歌 ”。

(2).指成丛的灵芝。《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 注:“芝房,芝生成房也。”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蕙帐晨飆动,芝房夕露清。” 明 唐顺之 《咏天坛梅花》:“夕伴芝房月,朝承菟苑霜。”

乳石

(1).指石钟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復入东前洞,缚炬内游,乳石奇变,与西内洞等。”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三八回:“乳石夭矫垂下,繽纷不一。”

(2).古代有服乳石法,乳谓石钟乳,石谓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之类。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金石之精者,如细研硫黄、朱砂、乳石之类。” 宋 陆游 《自勉》诗:“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采掇

采摘;采集

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飞举

(1).谓乘风高举。 宋 张元干 《贺新郎》词:“风浩荡,欲飞举。” 赵朴初 《科伦坡海滨》词:“看不厌夜月朝阳万境开,疑飞举仙风天外。”

(2).指升天成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我鍊形已满,飞举在邇。”

(3).越级举荐。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锺馗图》:“不数日,为乡人官於外郡者飞举……到京授 四川 学官。”

死籍

迷信谓阴司登录人死期的册籍。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知事

(1)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2) 通晓事理;懂事

大谬

亦作“ 大繆 ”。大错。 宋 苏轼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寧知事大繆,举步得狼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某顿足曰:‘此大繆矣!’”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乃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於作者之旨大谬矣。”

发齿

头发和牙齿。借指身体、性命。 三国 魏 曹丕 《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夙夜忧惧,弗敢遑寧,庶欲保全髮齿。”

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迂阔

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

迂阔之论

余年

暮年;晚年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见跋

谓显出烛根。语出《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郑玄 注:“跋,本也。” 孔颖达 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火炬照夜易尽,尽则藏所然残本。”《旧唐书·柳公绰传》:“﹝ 文宗 ﹞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 元 张雨 郑祐 《神光楼与郑明德联句》:“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后来用以指夜深。 宋 苏舜钦 《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诗:“见跋已懵腾,跨鞍极倒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