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原文

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
利得昆仑皆璞玉,不须丽水有真金。
浇漓渐变同尧日,薄俗将重理舜琴。
祸福年长随世改,玄门大戒喻飞沈。

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名句大全

宋太宗缘识书法欣赏

宋太宗缘识书法作品欣赏
缘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森森

(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寂静

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利得

利益。 汉 焦赣 《易林·需之丰》:“柔顺以居,利得过倍。” 郭沫若 《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 日本 的军部自从中东之战、 日 俄 之战,屡次的大战役获得了胜利以来,他们只知道战争的利得,不知道战争的惨祸。”

昆仑

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和《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璞玉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韩非子·喻老》:“ 宋 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 子罕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 黄庭坚 《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 杨弘道 《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 元好问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 黄鷟来 《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 丁玲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丽水

县名。在浙江省南部,瓯江中游

真金

纯金;真正的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炙法》:“色同琥珀,又类真金。”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沧浪洲 ﹞又有金莲花,研之如泥,以间彩绘,光辉焕鑠,与真金无异。”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 广南 货物,以蝉蜕壳调水描画,向火一微炙而就:非真金色也。”

浇漓

亦作“ 浇醨 ”。1.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刘虯书》:“淳清既辨,浇漓代袭。”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政犹蹐驳,俗尚浇醨,当是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德济斋夫子》:“人心为风俗之本,未有人心浇漓而风俗朴厚者。”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八》:“慷慨激昂的人説:‘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国粹将亡,此吾所为仰天扼腕切齿三嘆息者也!’”

(2).文风浮艳不实。《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 道 尤长於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故渐畏其高深,由是班行肃然,无浇醨之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 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3).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泉》:“玉液是浇漓,金沙乃糟粕。”

渐变

逐渐变化

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舜琴

五弦琴。相传为 舜 为创,故云。《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风》。” 南朝 梁 沉约 《梁鞞舞歌》:“ 舜 琴中已絶, 尧 衣今復垂。” 前蜀 韦庄 《悼亡姬》诗:“ 湘江 水阔 苍梧 远,何处相思弄 舜 琴。”

祸福

(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长随

(1). 明 代宦官的第二等。《明史·宦官传一·何鼎》:“ 弘治 初,为长随,上疏请革传奉官,为儕辈所忌。”

(2).官府雇用的仆役。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六:“长随本中官之次等,受役於大璫者……今俗所谓长随,则官场雇用之僕人。”《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

(3).泛指仆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写了一个札子,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两银子。”

玄门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魏书·礼志一》:“ 世宗 优游在上,致意玄门,儒业文风,顾有未洽。”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躭释道》:“ 李德裕 相公性好玄门,往往冠褐,修 彭祖 房中之术,求 茅君 点化之功。”

(2).指佛教。 晋 慧远 《三报论》:“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 唐 刘孝孙 《游灵山寺》诗:“永怀筌了义,寂念啟玄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脩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3).指高深的境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4).天门。《汉书·陈汤传》:“ 东莱郡 黑龙冬出,人以问 汤 。 汤 曰:‘是所谓玄门开,微行数出,出入不时,故龙以非时出也。’”

(5).墓门。 隋 《刘明暨妻梁氏墓志》:“玄门将掩,勒记於斯。”

大戒

(1). * 则。《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成玄英 疏:“戒,法也。”

(2).重要的鉴戒。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 秦 以酷急亡, 王莽 亦以苛法自灭,臣以为大戒。”

(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 中国 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飞沈

亦作“ 飞沉 ”。1.飞升和沉落。《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沉,与时抑扬。” 唐 李商隐 《摇落》诗:“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丈夫志千载,飞沉何足叹!”

(2).指鸟和鱼。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营魄怀兹土,精爽若飞沉。” 南朝 梁 何承天 《达性论》:“安得与夫飞沉蠉蠕并为众生哉。” 唐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动植随四气,飞沉含五情。”

(3).指声调的平清和仄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迭韵杂句而必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颺不还。”

(4).指山和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诗:“从兹一相失,长嘆隔飞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