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原文

梧影扶疏月色流,阴虫苔际已先秋。

畹兰圃蕙犹承露,任尔芳菲得久留。

诗词问答

问: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五

参考注释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月色

月光

阴虫

(1).冰蚕。 王嘉 《拾遗记·虞舜》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阳燎出於冰木,阴虫生於炎山。”

(2).秋虫,如蟋蟀之类。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 宋 梅尧臣 《夏日晚霁》诗:“寳气无入发,阴虫入夜鸣。”

(3).虾蟆。 晋 陆机 《漏刻赋》:“伏阴虫以承波,吞恒流其如挹。”《文选·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 李周翰 注:“阴虫谓虾蟆。”

承露

(1).承接甘露。 汉 班固 《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晋 潘岳 《西征赋》:“擢仙掌以承露,干云汉而上至。”参见“ 承露盘 ”。

(2).即承露盘。

(3).帻巾,头巾。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久留

长久逗留;长期淹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