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二首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写怀二首原文

荒城绝所之,岁暮浩多思。
病眼对湖山,孤吟寄天地。
用心长者间,已与儿女异。
况排千年非,独抱六经意。
终非常情度,岂补当世治。
幽怀但自信,盛事皆空议。
气昏繁霜多,节老寒日驶。
局促去朋友,咄唶牵梦寐。
将论道精粗,岂必在文字。

诗词问答

问:写怀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写怀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荒城

(1).荒凉的古城。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宋 苏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清 魏荔彤 《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

(2).指荒坟。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岁暮

(1) 一年最后的一段时间

岁暮天寒

(2) 指寒冬

岁暮衣裳单

(3) 比喻年老

年衰岁暮

多思

(1).多情思;多相思。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唐 元稹 《红芍药》诗:“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採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宋 曾巩 《写怀》诗之二:“荒城絶所之,岁暮浩多思。病眼对山湖,孤吟寄天地。”

(2).反复思考。如:这种事情须要多思,不可轻信。

病眼

(1).谓老眼昏花。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暉。”

(2).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 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宋 邵雍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诗:“枯肠忺饮酒,病眼怕看书。”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孤吟

独自吟咏。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孤吟屡闋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唐 郑巢 《泊灵溪馆》诗:“孤吟疏雨絶,荒馆乱峯前。” 宋 杨万里 《夜雨》诗:“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儕。”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长者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经意

经心;注意

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当世

(1) 当代

(2) 指地位显要的人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自信

(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来他体格结实,而且自信

盛事

大事

亚特兰大市的第26届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界盛事

气昏

气质昏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

繁霜

(1).浓霜。《诗·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汉 张衡 《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唐 戴叔伦 《关山月》诗:“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鲁迅 《野草·秋夜》:“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2).比喻白色。 唐 杜甫 《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繁霜入鬢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

寒日

(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局促

见“局促”

朋友

(1) 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孟涂文集》

(2) 恋爱的对象

谈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里左右要请朋友,你就可以拣一个合式的事情,代我办办。——《二刻拍案惊奇》

咄唶

(1).叹息。《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孙权 ﹞见﹝ 蒙 ﹞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长空生咄唶,懊绪付娉婷。” 清 孙枝蔚 《行子吟》之三:“壮士能相笑,乃与商贾亲,咄唶復咄唶,行子良苦辛。”

(2).犹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短暂;迅速。《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言人命叱呼之间,或至夭丧也。” 元 揭傒斯 《春日杂言》诗之二:“一朝际风尘,身贵位益崇,死生好恶间,咄唶生秋风。”

梦寐

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论道

(1).谋虑治国的政令。《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楚辞·离骚》:“ 汤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以为王者之职,在於论道,而不在於任事。”

(2).议论、阐明道理。《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皆絶似村嫗谩駡口吻,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

精粗

亦作“ 精麄 ”。亦作“ 精麤 ”。1.细微和粗大。《礼记·乐记》:“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郑玄 注:“精粗,谓万物大小也。”《庄子·秋水》:“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史记·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2).精密和粗疏。《礼记·王制》:“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於市。” 唐 韩愈 《示儿》诗:“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3).精良和粗劣。《管子·地图》:“人之众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不辨人物之精粗,而委以品藻之政。”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木石精麄,随宜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选择精粗,揣量肥瘠,若屠肆之鬻羊豕。”

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