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冷香菊)

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代

点绛唇(冷香菊)原文

霜蕊鲜鲜,野人开径新栽植。
冷香佳色。
趁得重阳摘。
预约比邻,有酒须相觅。
东篱侧。
为花辞职。
古有陶彭泽。

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冷香菊)的作者是谁?答:王十朋
问:点绛唇(冷香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冷香菊)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十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十朋名句大全

王十朋点绛唇(冷香菊)书法欣赏

王十朋点绛唇(冷香菊)书法作品欣赏
点绛唇(冷香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霜蕊

指菊花。 宋 苏轼 《送颜复兼寄王巩》诗:“苦恨相思不相见,约我重阳嗅霜蕊。”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鲜鲜

亦作“鱻鱻”。好貌;鲜丽貌。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钱仲联 集释引《方言》:“鲜,好也。”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盈盈嫩緑,有如剪就薄薄轻罗;裊裊轻红,不若裁成鲜鲜丽绵。”《再生缘》第三一回:“冶鲜鲜,玉裹金围富贵妆。”

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开径

见“ 开逕 ”。

栽植

栽种;种植

栽植苗木

冷香

(1).指花、果的清香。 唐 薛能 《牡丹》诗之四:“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 清 陈维崧 《二郎神·咏梅子》词:“筭颗颗冷香鬆脆,想尔料难胜口。”

(2).指清香的花。 唐 王建 《野菊》诗:“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宋 曾巩 《忆越中梅》诗:“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絶向谁开?” 宋 姜夔 《念奴娇》词:“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3).借指妇女。 清 侯方域 《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 秦淮 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 金陵 所与狭斜游者也。” 清 纳兰性德 《齐天乐·塞外七夕》词:“羈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佳色

妍丽的颜色;美丽的光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唐 元稹 《月三十韵》:“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元 何中 《游乐安穆山寺》诗:“秋阴出南郭,佳色来远山。”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预约

(1) 预先约定时间

(2) 预订

预约稿件

比邻

(1) 近邻,街坊

跟车站比邻的那个工厂

生女犹得嫁比邻。——唐· 杜甫《兵车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邻近

融与 鸿豫州里比邻。——《后汉书·孔融传》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相觅

亦作“ 相覔 ”。1.寻找。《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尊夫人同令嗣远来相觅,见在驛舍。”

(2).相邀;相请。 宋 陆游 《大雪》诗:“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诗:“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覔。”

东篱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辞职

辞去所担任的职务

他向上级提出了辞职要求

彭泽

(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