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滚绣球

作者:沈璟 朝代:明代

北滚绣球原文

外:则愿赦微臣万死刑。

尽教臣画短长。

省了些覆军杀将。

救了些困邑危邦。

小旦:那宋江等罪犯可赦么。

净起介:他们罪恶滔天。

岂可轻赦。

又俯伏介小旦:宿元景怎么道来。

外:本怀忠仗义人。

生逼他走四方。

权守着绿林青嶂。

远盼着紫诰金章愿吾主。

当机独决盈庭议休要。

筑室纷纭在道傍。

仔细参详。

诗词问答

问:北滚绣球的作者是谁?答:沈璟
问:北滚绣球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璟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璟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义侠记 第三十五出

参考注释

微臣

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吴师道 《朝阳台》诗:“微臣 宋玉 夸能赋,当日 襄王 岂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伏念微臣,初来有志。诵诗书,力学躬耕修己,不復贪荣利。” 姚雪垠 《燕辽纪事》:“微臣身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忧,实在罪不容诛。”

死刑

处死的刑罚

判处死刑

尽教

听凭,不管。 宋 刘克庄 《乍归》诗之九:“格力穷方进,功夫老始知。儘教人贬驳,唤作 岭南 诗。” 明 贾仲名 《耍鲍老·元宵赏灯》套曲:“玉斝金尊鬭相招,儘教他天渐晓。”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覆军杀将

覆:消灭。军队被消灭,将领被杀死。

危邦

不安宁的国家。《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郁达夫 《中年次陆竹天氏韵》:“叔世天难问,危邦德竟孤。”

小旦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青年女子

宋江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呼保义、及时雨。仗义疏财,广结英雄豪杰,在江湖颇有威望。后被逼上梁山,带领义军打了不少胜仗。晁盖牺牲后,被推为梁山泊寨主。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极力谋求朝廷招安,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

罪犯

(1) 犯罪的人

(2) 罪过;过失

汝今何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高太尉见了,使人在城上叫道:“如今朝廷赦你们罪犯,特来招安。”——《水浒传》

他们

对自己和对方以外多于两个人的称呼

罪恶滔天

喻罪恶极大。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慧星》:“ 开庆 误国之人,罪恶滔天。”《明史·乔若雯传》:“故辅 魏广微 ,罪恶滔天,致先帝冒 桓 灵 之名,罪不下 忠贤 。” 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懺悔得尽!”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第四节:“罪恶滔天,奇仇不赦。”

岂可

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左传·哀公七年》:“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汉书·史丹传》:“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论事者顾是非何如耳,岂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渔 《巧团圆·拉引》:“老爷要去会他,岂可不通知一声,叫他前来迎接?”

俯伏

趴在地上;表示低头屈服

俯伏姿势

怎么

(1) ——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行动等

他们怎么还不回来?

(2) ——用于虚指

不知怎么,她很气恼

(3) ——用于任指,其前常用“不论”、“不管”等词,其后常用“都”“也”等词相照应,或“怎么”连用

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4) ——表示某些程度

也许它留给你的印象仍然不怎么深

(5) ——用于反问或感叹,表示肯定、否定,或加强语气

怎么,你不认得我了?

(6) 犹如何,怎样

本怀

(1).自己的心迹;自己的心愿。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区区本怀,实有可悲。”《魏书·苻坚传》:“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 邹鲁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士者,非其本怀,特为 满洲 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2).本来的心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謫 江州 ,有《自诲》一首,谓: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过二十六年,惟当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怀也。”

义人

(1).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东伐 紂 , 伯夷 、 叔齐 叩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义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篤始终於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

(2). 秦 汉 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板楯 七姓,射杀 * 立功,先世復为义人。”按 秦昭王 时有 * 为害,后为 板楯 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绿林

原为山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过绿林山起义。后以此称聚众抗官或劫富济贫的行为

绿林好汉

青嶂

如屏障的青山。《文选·沉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鬱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 吕向 注:“山横曰嶂。” 唐 杜甫 《月》诗之一:“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宋 贺铸 《凌歊·铜人捧露盘引》词:“控沧江,排青嶂, 燕臺 凉。”

远盼

犹远眺。 唐 宋之问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浮 湘 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紫诰

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紫誥仍兼綰,黄麻似六经。” 明 沉璟 《义侠记·廷议》:“权守着緑林青嶂,远盼着紫誥金章。” 清 钱谦益 《喜复官诰赠内》诗:“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

金章

(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 钱振伦 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 * 令徽 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谢於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 朝恩 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

庭议

(1).议事于朝廷。庭,通“ 廷 ”。《汉书·匈奴传》:“ 高皇后 尝忿 匈奴 ,羣臣庭议, 樊噲 请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 季布 曰:‘ 噲 可斩也,妄阿顺指!’”

(2).指朝廷的决策。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庭议既得,庙謨必臧。”

筑室

(1).建筑屋舍。《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筑室既相邻,向田復同道。”《宋史·苏轼传》:“ 軾 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於 东坡 ,自号‘东坡居士’。”《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於是 真君 辞了 郭璞 ,择取吉日,挈家父母妻子凡数十口,徙於 西山 ,筑室而居焉。”

(2).见“ 筑室道谋 ”。

纷纭

(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在道

(1).在于正道。《易·随》:“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孔颖达 疏:“志在济物,心存公诚,著信在於正道。”

(2).谓正在路途之中。《诗·大雅·公刘》“彻田为粮” 唐 孔颖达 疏:“谓既至 豳 地,以为久住之粮,非在道之粮也。”

(3).犹在行;内行。《荡寇志》第七五回:“ 丽卿 笑道:‘你却识货。莫非也在道,説与小可听听。’”

仔细

(1) 当心;细心

路很滑,仔细点儿

(2) 〈方〉∶节俭的;不浪费的

日子过得仔细

参详

(1).参酌详审。《梁书·徐勉传》:“ 天监 元年, 佟之 ( 何佟之 )启审省置之宜,敕使外详。时尚书参详,以天地初革,庶务权舆,宜俟隆平,徐议删撰。”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於詔狱,叨奬渥於宸阶。”粤剧《关汉卿》第六幕:“且将 朱帘秀 收监,待我参详定谳。”

(2).思量;琢磨。《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变文》:“心头託首细参详,世事从来不久长。” 明 袁宏道 《送武冈州判张子之任》诗:“胥徒勤检点,蛮语细参详。” 峻青 《海啸》第四章四一:“这个嘛, 赵司令 你自己慢慢参详去吧。”

(3).犹端详。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正行中举目参详,见雄纠纠公人如虎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