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定法师归安南

作者:杨巨源 朝代:唐代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原文

故乡南越外,万里白云峰。
经论辞天去,香花入海逢。
鹭涛清梵彻,蜃阁化城重。
心到长安陌,交州后夜钟。

诗词问答

问:供奉定法师归安南的作者是谁?答:杨巨源
问:供奉定法师归安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供奉定法师归安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杨巨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巨源名句大全

杨巨源供奉定法师归安南书法欣赏

杨巨源供奉定法师归安南书法作品欣赏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33-37

参考注释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南越

亦作“南粤”。1.古地名,今 广东 广西 一带。《庄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为 建德 之国。”《通典·州郡·古南越》:“自 岭 而南,当 唐虞 三代,为蛮夷之国,是 百越 之地,亦谓之 南越 。古谓之 雕题 ,非《禹贡》九州之域,又非《周礼》职方之限。” 前蜀 韦庄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莫问流离 南越 事,战餘空有旧山河。”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昔啖荔支在 南粤 ,食不知味为忙碌。”

(2).国名。 秦 末 赵佗 建立, 汉武帝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灭亡。《史记·南越列传》:“ 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汉书·两粤传》:“ 高皇后 闻之大怒,削去 南粤 之籍,使使不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 南越 与 汉 和亲,迺遣 军 ( 终军 )使 越 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自请愿受长缨,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

(3).指 越南 。 田汉 《访刘永福故居》诗:“ 南越 崇宏有故枝, 渊翁 风骨自雄奇。”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云峰

亦作“ 云峯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2).状如山峰的云。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黄县 。 北魏 郑道昭 《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 聊可息。”

论辞

(1).议论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约文以总録,颂体以论辞。”

(2).谈论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 尼父 陈训,恶乎异端。”

香花

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对人民有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行和作品

鹭涛

(1). 汉 枚乘 《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后因以“鷺涛”指波涛。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鷺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宋 林逋 《即席送江夏茂才》诗:“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鷺涛秋。”

(2).比喻人的才情。 清 蒲松龄 《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凤彩鷺涛,露才情於铅槧;鏤膺虎韔,试游戏於雕弧。”

清梵

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大招离垢之賔,广集应真之侣,清梵含吐,一唱三嘆。” 唐 韩翃 《题僧房》诗:“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福慧庵》:“礼罢 远公 旧时塔,数声清梵莫云多。”

蜃阁

即蜃楼。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宋 江洵 《灯下闲谈·坠井得道》:“蜃阁排空,风定而鸳鸯冉冉;虹梁展处,雨收而鬐鬣峨峨。”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 柳子 无妻, 张生 寡侣,两人义合同居。有龙宫二女,蜃阁凭虚,忽遇仙人接引,心肯处四偶相俱。”参见“ 蜃楼 ”。

化城

(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厌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权可得寳。诱以涅槃,救尔生老。” 唐 朱子奢 《豳州昭仁寺碑》:“慧刀已裂,化城斯引。” 清 龚自珍 《 * 古德遗书序》:“导之也有师,扶持之也有相,尚犹虑夫涉之也有浅深,閲之也有久暂,则有诸境以为之策,有化城以为之止息,乃有大事因缘以为之归墟。”

(2).指幻境。 元 张仲深 《送全上人》诗:“自知浮世一化城,愿结跏趺面墙坐。”

(3).指佛寺。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唐 刘禹锡 《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明 何景明 《贤隐寺次刘朝信》诗:“化城依宿处,自学此身閒。”

(4).指海市蜃楼。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若九春三秋,天景清丽,必有素雾自岊起,须臾粉堞青甃,弥亘数里,楼臺轇葛,殊木异葩,数息中,雾气散漫,不復见矣,谓之化城。”

(5).古寺名。废址在今 安徽 当涂 。 唐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 化城 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古 化城寺 ,在府城内 向化桥 西 礼贤坊 , 吴大帝 时建,基址最广。”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后夜

后半夜。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