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忝被给札之召伏蒙景纯学士文丈宠示嘉篇且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先友勤渠庆得时,相逢仍在右垣扉。
负山徒荷君恩重,起草多惭笔力微。
早岁应门叨赏识,几年联襼接音徽。
雕章华藻蒙褒贲,知我从今不患稀。

诗词问答

问:《某忝被给札之召伏蒙景纯学士文丈宠示嘉篇且》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友

(1).祖先的友人。《文选·李康<运命论>》:“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张铣 注:“ 老子 , 康 之先也,与 孔子 同志为友,故云吾先友也。”

(2).亡父的友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四:“ 柳子厚 记其先友于父墓碑,意欲著其父虽不显,其交游皆天下伟人善士。”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先人殁於 乾道 壬辰,葬用 淳熙 甲午。惟先友 莆 一二贤大夫也,不敢铭。”参见“ 先夫子 ”。

勤渠

犹殷勤。《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苟能慕 元直 之十一, 幼宰 之勤渠,有忠於国,则 亮 可以少过矣。”《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作“殷勤”。 宋 陈师道 《答无咎画苑》:“怜君用意常勤渠,挥毫洒墨填空虚。” 明 李贽 《与曾中野书》:“乃知向之劝我者,祇为我添油炽薪耳。而公絶无一语,勤渠之意,愈觉有加,故我不觉心醉矣。”

得时

(1).获得时机。《国语·越语下》:“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后汉书·冯衍传上》:“且 衍 闻之,得时无怠。”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巩 《桐树》诗:“得时花叶鲜,照影清泉助。”

(3).遇合机缘;行时走运。 唐 李涉 《六叹》诗序:“清江、白云、孤山、远屿,皆得时之人吟咏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夫亨者……於人为得时茂勋,於国为圣贤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四》:“ 钱文通 ……曾在内学堂教书, 怀恩 太监出其门下,后 恩 得时,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得时的二爷们把帖换,威风凛严。”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右垣

即右掖。 唐 时指中书省。 唐 苏源明 《秋夜小洞庭离宴诗》序:“君公行当挥翰右垣,岂止典胄米廩邪?”参见“ 右掖 ”。

负山

(1).背山。喻力不胜任。《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 成玄英 疏:“蚉虫至小,山岳极高,令其负荷,无由胜任。” 北齐 刘昼 《新论·均任》:“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则君无虚授,臣无虚任,故无负山之累,折足之忧也。” 周实 《痛哭》诗之四:“壮志未酬填海岛,痴心枉作负山蟁。”

(2).背后依山。《汉书·南粤传》:“且 番禺 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见怜之,以 虢州 负山,外麕鹿,有射猎之娱,乃拜为刺史。” 清 吴伟业 《鹿樵纪闻·绣花针传》:“ 恩平 负山带海,俗习剽刦。”

起草

拟定初稿

起草讲稿

笔力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早岁

早年

应门

照管门户。指应接叩门之意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李密《陈情表》

应门的领客入厅

赏识

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

这屠维岳也是已故老太爷赏识的人才。—— 茅盾《子夜》

音徽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诏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

(2).美音;德音。《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李善 注:“音徽,即徽音也。” 张铣 注:“徽,美也。”

(3).指音容。 唐 刘禹锡 《彭阳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 ,予守 吴门 ,相去迥远,而音徽如近。”

(4).犹音讯;书信。《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音徽,言文章、书信。” 前蜀 魏承班 《谒金门》词:“雁去音徽断絶,有恨欲凭谁説。”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十年来, 河 陇 路断, 松潘 围逼,至今三君音徽断絶。”

章华

即 章华台 。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楚灵王 起 章华 之臺而 楚 人散。”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八:“昔日 章华 宴, 荆王 乐荒淫。” 明 何景明 《岳阳》诗:“明朝又下 章华 路,江月湖烟綰别愁。”参见“ 章华臺 ”。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不患

不用担忧。《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弦促軫,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 毛 * 《论持久战》一一三:“这样一来,官兵一致的目的就达到了,军队就增加了绝大的战斗力,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就不患不能支持。”

诗文赏析


【原题】:
某忝被给札之召伏蒙景纯学士文丈宠示嘉篇且述早岁先人试职之日尝亦相遇于政府感怆不已辄次高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