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阗汉玉蓑笠渔翁汉玉者非必炎刘时物其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讵必炎刘始足珍,几千年出玉河滨。

鸥凫久是忘机侣,蓑笠曾非把钓伦。

弗受雕镌存朴古,岂资烧染自玢豳。

史编中问斯人传,不在清河在富春。

诗词问答

问:《题和阗汉玉蓑笠渔翁汉玉者非必炎刘时物其土浸璘㻞古色穆然者皆可谓之汉此玉有之相其材命工稍加琢磨为蓑笠渔翁而系之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三

参考注释

炎刘

旧指以火德王的 刘氏 汉 朝。 汉 赵岐 《<孟子>题辞》:“遭 苍姬 之讫録,值 炎刘 之未奋。” 元 傅若金 《歌风台》诗:“黔首厌 秦 暴,龙德奋 炎刘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 炎刘 授命顺皇天,天遣 重瞳 作獭鸇。”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玉河

(1).天河。 元 丁复 《送廉公子北归》诗:“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查。”《群音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瓏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诗:“青楼綺阁不卷帘,玉河冻合层冰坚。”

忘机

指没有巧诈的心思,与世无争

陶然忘机

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把钓

(1).垂钓。 唐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诗:“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疎。” 唐 吴融 《自讽》诗:“本是 沧洲 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2).指垂钓的人。 唐 翁洮 《渔者》诗:“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雕镌

雕刻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白居易《游悟真寺》

朴古

朴素而有古风。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不然者,乃立言辞,欲致人同归于朴古, 老子 之辈,盖其梟雄。”

玢豳

玉有纹理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珉玉旁唐,玢豳文磷。” 郭璞 注:“玢豳,文理貌也。”

史编

史书。 明 刘基 《甘露颂》:“小臣作颂,愿附史编。” 刘师培 《文说·记事》:“ 姬公 《官礼》, 孔 氏《春秋》,一则法典之书,一则史编之体。”参见“ 史书 ”。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清河

指陆云,他曾做过清河内史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清河曰。

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 富春 。”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 扬子 ,潮声满 富春 。” 元 张宪 《投赠周元帅十韵》:“ 恩波 城外柳,长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年年垂钓鬢如银,爱此江山胜 富春 ;歌舞丛中征战裡,渔翁都是过来人。”参见“ 富春江 ”。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