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渡黄河作原文

两日云龙驻,四番来往经。

鸿川常戢浪,巨渎信昭灵。

楗石希安奠,瓣香讵德馨。

舍舟遵路驿,封牍奏慈宁。

诗词问答

问:渡黄河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渡黄河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渡黄河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四

2. 过河驻跸云龙次日阅城西石工毕复渡北岸阅孤山新堤仍溯流而回今始渡河就陆北旋

参考注释

云龙

(1).云和龙。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 五代 齐己 《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 杜光庭 《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2).《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 张居正 《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3).喻朋友相得。 清 赵翼 《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 唐 有 韩 孟 ,云龙两连翩。” 清 徐夔 《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4).即龙。《易·乾》:“云从龙。”故称。 唐 张祜 《忆游天台寄道流》诗:“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南唐 沉汾 《续仙传·酆去奢》:“﹝ 安和观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和卓阁老纪恩诗》:“云龙追逐当时志,愧我衰龄独闭关。”

(6).骏马的美称。《文选·曹植<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輅之繁缨。” 李善 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周礼》曰:凡马八尺已上为龙。”

(7). 汉 宫殿门名。《文选·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 云龙 之庭。” 吕延济 注:“ 云龙 ,门名。”《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综 注:“ 德阳殿 东门称 云龙门 。”

(8).山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 云龙 ,天留与 戴公 。”自注:“ 云龙 ,山名。”

(9).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 宋 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 宋 舒亶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 宋 黄庭坚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明 高启 《赠墨翁沉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参见“ 龙团 ”。

四番

(1).四方边境的藩国。《宋书·乐志二》:“訏謨定命,辰告四蕃。”《隋书·礼仪志六》:“东西南北四藩诸国王章,上藩用中金,中藩用银,并方寸,龟钮。” 唐 杜甫 《客居》诗:“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番。”番,一本作“ 藩 ”。

(2).四次。《三国演义》第八九回:“今被吾擒了四番,有何面目再见人耶!”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昭灵

(1).光明神奇。《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原注:“昊天,夏天也。昭,明也;灵,神也。”

(2). 汉 代宫馆名。《汉书·霍光传》:“起三出闕,筑神道,北临 昭灵 ,南出 承恩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昭灵 、 承恩 ,皆舘名也。”

楗石

堵塞河堤决口用的木石一类材料。 清 梅曾亮 《黄个园家传》:“两河决口,丁夫楗石之费,户部以正供入不足充,募富民出钱,荣以职。”

安奠

犹安定。 明 高启 《赠杨荥阳》诗:“吾皇奋神武,四海始安奠。”

瓣香

(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宋 陈若水 《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 尧 龄。” 清 计东 《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隻鷄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参见“ 一瓣香 ”。

(2).师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近来 浙中 诗人,皆瓣香 厉鶚 《樊榭山房集》。” 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五洲万国佳儿女,海角天涯献瓣香。”

德馨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遵路

(1).谓遵循道路前进。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 北齐 刘昼 《新论·赏罚》:“苟能赏信而罚明,则万人从之,若舟之循川,车之遵路,亦奚向而不济,何行而弗臻矣!”

(2).犹出发。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以 贞观 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锡遐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卢肇 , 袁州 宜春 人,与同郡 黄颇 齐名。 颇 富於产, 肇 幼贫乏。与 颇 赴举,同日遵路,郡牧於离亭饯 颇 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三年不得归。后稍平,选日遵路,中途为土寇所掠。”

标签:黄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