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北省由来重麦收,农谣得一胜三秋。

京畿至八已为幸,齐地有馀亦协求。

近继恩霖沾四五,仍祈渥泽霈田畴。

不知足过不知改,终始念徵以先忧。

诗词问答

问:《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五

2. 今岁京畿及直

参考注释

北省

指尚书省。因尚书省在宫阙之北,故称。《北齐书·宋游道传》:“ 文襄 谓 暹 、 游道 曰:‘卿一人处南臺,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唐 李群玉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北省諫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宋 王安石 《贺杭州蒋密学启》:“伏审拜命徽章,陛荣北省,伏惟庆慰。”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麦收

收割麦子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京畿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泽霈

恩惠普施。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醮词》:“泽霈幽明,事均今古。”

田畴

(1).泛指田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田畴,谓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 汉 贾谊 《新书·铜布》:“铜布於下,採铜者弃其田畴,家铸者损其农事,穀不为则邻於饥。”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慙种玉。”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

(2).指封地。《韩诗外传》卷三:“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羣臣。”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实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畴。”

(3).指农业。《南齐书·州郡志上》:“ 鬱州 在海中,周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

(4).田官。《文子·自然》:“昔 尧 之治天下也, 舜 为司徒, 契 为司马, 禹 为司空, 后稷 为田畴, 奚仲 为工师。”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终始

(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马贞 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復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以先

犹以前。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以先他早已想过,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了;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