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自鸣钟原文

扶桑日出海门红,大秦西洋飏景风。

悬撞度索底贡同,于皇声教敷天通。

梯航山海来朝宗,厥献奇物自鸣钟。

铜轮铁弦凡几重,机轴循环运其中。

应时滴响声舂容,挈壶无所施其功。

精巧绝伦疑鬼工,倕班流汗难追踪。

异哉兹物无始终,周历昼夜春与冬。

悬置几上胜金镛,晚报日昳晓嵎东。

我闻宝贤宝物虽不同,咸宾亦足效球共。

考时定律佐三农,此钟之利贻无穷。

诗词问答

问:自鸣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自鸣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参考注释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大秦

古国名。又名 犁靬 、 海西 。古代 中国 史书对 罗马帝国 的称呼。 汉和帝 永元 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 班超 遣 甘英 使 大秦 ,至 条支 ,临海而回。 桓帝 延熹 九年(公元166年) 大秦 皇帝 安敦 遣使来 中国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 分裂后,以 大秦 称 东罗马帝国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以在海西,亦曰 海西国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 大秦 。”

西洋

指西方的欧美各国

所货西洋珠。——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西洋画家。—— 蔡元培《图画》

西洋之图画

景风

(1).祥和之风。《尸子》卷上:“祥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惠风。”《列子·汤问》:“景风翔,庆云浮。”《法苑珠林》卷七:“ 李巡 曰:‘景风,太平之风也。’”

(2).八风之一。南风。《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蕤宾,乐律名,配阴历五月。 唐 李白 《过汪氏别业》诗之二:“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明 杨慎 《伊兰赋》:“开以景风之俶辰兮,贯乎星回之火节。”

(3).八风之一。东南风。《淮南子·墬形训》:“东南曰景风,南风曰巨风。”

(4).八风之一。东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望侧阶而容贤,候景风而式典。” 刘良 注:“景风,东风也。”

度索

(1).即度朔。《云笈七籤》卷一○○:“ 东海 有 度索山 ,或曰 度朔山 ,譌呼也。”参见“ 度朔 ”。

(2).见“ 度索君 ”。

(3).走绳索。杂技的一种。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是以扶索戴斗之区,度索寻橦之国,来自四海之外,曾无一岁之虚。”参见“ 儛絙 ”。

底贡

进贡。《书·禹贡》:“惟箘、簵、楛,三邦底贡,厥名。” 孔 传:“三物皆出 云梦 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名天下称善。”底,一本作“ 厎 ”。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通外民之底贡,会南藩之述职,故宾礼蕃焉。”

于皇

(1).叹词。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 武王 ,无竞维烈。” 汉 班固 《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 晋 潘岳 《关中》诗:“於皇时 晋 ,受命既固。” 宋 叶适 《祭史太师文》:“於皇 孝宗 !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

(2).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敷天

普天下。敷,通“ 溥 ”。《诗·周颂·般》:“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高亨 注:“敷,读为普。”参见“ 敷时 ”。

梯航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炎徼风清无瘴癘,蛮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间;悟以见心,勤以尽力:此学诗之梯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杭,通“ 航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仲钦提刑仲冬行边》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4).指水陆交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5).比喻引荐人才。 唐 黄滔 《启刑部郑郎中》:“郎中模楷词林,梯航名路,每虑或遗於片善,常忧不採於一言。”

山海

(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

(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辈为高深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假汝贵极三公,富过山海。”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错山海,于是饱腹之本意亡。”

朝宗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自鸣钟

一种能按时自击,以报告时刻的钟。有时亦泛指时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西僧 利玛竇 有自鸣鐘,中设机关,每遇一时輒鸣。” 清 赵翼 《簷曝杂记·钟表》:“自鸣鐘、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鐘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絶技也。”《红楼梦》第五一回:“説着,只听外间屋里槅上的自鸣鐘‘当当’的两声。”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那时的留学生没有现在这么阔气,社会上大抵以为西洋人只会做机器--尤其是自鸣钟--留学生只会讲鬼子话,所以算不了‘士’人的。”

铜轮

(1).佛教语。转轮圣王手中持的铜制轮宝。《翻译名义集·帝王》:“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参见“ 金轮 ”。

(2).佛塔上的相轮。 元 迺贤 《双塔》诗:“寳鐸游丝罥,铜轮碧蘚滋。”

(3).铜碾。 金 赵秉文 《夏至》诗:“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露芽。”

凡几

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机轴

(1).比喻关键重要的处所。《后汉书·冯异传》:“今 軼 守 洛阳 ,将军镇 孟津 ,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李贤 注:“机,弩牙也;轴,车轴也。皆在物之要,故取喻焉。” 唐 李德裕 《置孟州敕旨》:“盖以河有造舟之危,山有摧轮之险,左右机轴,表里金汤,既当形胜之地,实为要害之郡。”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万里石塘,贯八垓之机轴;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

(2).比喻重要的职务或部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谗险》:“ 袁悦 有口才,能短长説,亦有精理。始作 谢玄 参军,颇被礼遇……既下,説 司马孝文王 ,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 宋 王安石 《除韩琦制》:“中辞机轴之要,外即蕃屏之安。” 明 吴承恩 《德寿齐荣颂》:“我老师 石 翁相公既得辞机轴,怡家庭,娱侍太翁太母。”

(3).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织妇》:“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 清 黄宗羲 《唐烈妇曹氏墓志铭》:“﹝烈妇﹞於是復饮食,起而操作如常。寻翦其机轴,制衣一称,餘布七尺。有小婢乞之,不与。”

(4).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宋 刘过 《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文采 汉 机轴,人物 晋 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籍》:“公於乐府古风,与 王司马 自成机轴,絶世独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太白 曰:‘ 苍梧 山崩 湘 水竭。’ 张籍 曰:‘菖蒲花开月长满。’ 李贺 曰:‘七星贯断 嫦娥 死。’此同一机轴, 贺 句更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春秋楼》:“ 关圣 威灵,弥纶宇宙。某所见古今碑记,无非颂扬忠义,千百如出一口,求一另成机轴,以阐发所以为圣为神之道者,未之一睹。”

(5).心计,机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愬》:“不械送 祐 ,则谤者不息。此与 司马懿 祁山 请战奉詔而止同一机轴。皆成言先入,度其必不迕,而后行之者也。”迕,一本作“ 许 ”。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学宪某》:“此与解长字者,同一机轴。虽明属好奇,而不得以好奇责之。”

(6).犹胸怀。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昔 泰州 、 旴江 ,皆能於立谈酬答之顷,使士子感悟涕泣,转其机轴。”

环运

连续运转。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稽疑於太宰,质政於有司,下及奔走之臣,传遽之役,川流环运,以达教令。”

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应时

(1) 合于时令的

应时小菜

(2) 立时;立刻;马上

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响声

由听觉器官得到的感觉或印象

沙沙的响声

舂容

(1).用力撞击。《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郑玄 注:“‘从’,读如‘ 富父 舂戈’之‘舂’。舂容,谓重撞击也。”

(2).声音悠扬洪亮。 唐 张说 《山夜闻钟》诗:“前声既舂容,后声復晃盪。”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太簇之乐,奏之而舂容。” 明 何景明 《听琴篇》:“含官移羽何舂容,冷冷万壑吟风松。”

(3).指香气飘扬。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燕香舂容,俗客莫陪。”

(4).犹溶溶。形容月光荡漾。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二:“晴日暖云春照耀,温风霽月夜舂容。”

(5).舒缓从容。 元 祖铭 《径山五峰·大人峰》诗:“五髻生云雨,镇踞何舂容。具此大人相,题为 大人峰 。”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至意当含蓄,语务舂容,则二者一律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叶居仲》:“若公之诗文,尤舂容浩瀚。”

(6).闲雅。 清 邵玘 《浣溪沙·秋闺》词:“西风依约到帘櫳,晚妆情态儘舂容。”

挈壶

(1).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 李善 注:“《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悬壶。’”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

(2).悬壶。《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其下有井。”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精巧

精致巧妙

每个部件都匀称而精巧

绝伦

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静者多心妙,先生艺绝伦。——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

绝伦超奇

鬼工

谓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工所能为者。 唐 李贺 《罗浮山人与葛篇》:“ 博罗 老仙时出洞,千岁石牀啼鬼工。”《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其上鏨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於鬼工。”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窗栏簷鐸,层层周密,内设佛像,面面端整,细处几不可辨,以显微镜烛之,称为鬼工所作。”

流汗

(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 晋 左思 《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明 李东阳 《奉敕谕》:“盛暑鑠金,流汗成血,兼时倍力,困苦益增,又不若不督之为愈也。”

(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汉书·王莽传上》:“臣见诸侯面言事於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慙愧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不意足下曲见记忆,远辱书讯,貺以高文,开其知思,而又超僕以宗师之位,贷僕以丘山之号,流汗伏地,不知逃匿。”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左右为流汗,天子知质直。”

追踪

追索踪迹

追踪扫描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周历

遍历;遍游。《后汉书·蔡邕传》:“﹝ 邕 ﹞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閒,周歷三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 叶法善 ﹞於四海六合,名山洞天,咸所周歷。”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子 文而思,通以瑟,周歷大地。”

夜春

农家称昼晴而夜雨为夜春。见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悬置

用以悬挂东西(如磁针)的装置

双丝悬置

金镛

华美的大钟。《文选·张衡<东京赋>》:“设业设虡,宫悬金鏞。” 薛综 注:“鏞,大鐘也。”

晚报

下午出版的报纸。 曹禺 《日出》第三幕:“看报,看晚报!看一家子喝鸦片烟的新闻。”

日昳

太阳偏西。《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孔 传:“从朝至日昳不暇食。” 孔颖达 疏:“昃亦名昳,言日蹉跌而下,谓未时也。”《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餔,为黍。”《三国志·魏志·典韦传》:“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丙子九月,余患暑疟,早饮 吕医 药,至日昳,忽呕逆,头眩不止。”

宝贤

珍爱贤才。 唐 苏颋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诗:“宝贤不遗俊,臺阁尽鵷鸞。”

宝物

宝贵的物件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定律

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事物之间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