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

作者:方仁渊 朝代:清代

原文

身世犹多未了因,天何容易丧斯人。

撑肠空柱五千卷,磨碣频遭三十春。

不信参苓能续命,也知贫病最伤神。

华胥梦断荷花落,薤露歌残秋又新。

诗词问答

问:《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往吴门篷窗暇为补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方仁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方仁渊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仁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未了因

亦作“ 未了缘 ”。佛教谓此生没有了却的因缘。 宋 苏轼 《狱中寄子由》诗之一:“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 扬州 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撑肠

亦作“撑肠”。犹满腹。多喻饱学。 宋 叶适 《哭郑丈》诗之三:“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清 钱谦益 《答书砚》诗:“晴窗洗胃还吞墨,永日撑肠欲煮书。”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之二:“文籍撑肠仍乞食,方书满眼不医贫。”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参苓

中药名。人参与茯苓。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唐 李洞 《将之蜀别友人》诗:“ 嘉陵 雨色青,澹别酌参苓。”按,此指参苓所浸之酒。《醒世缘弹词》第九回:“色癆之症已成深,阳亏阴损终难补,只恐怕,用尽参苓也不灵。” 康有为 《<礼运注>叙》:“若子弟成人尚必服以襁褓,寒邪尽去尚不补以参苓……非徒不适于时用,其害且足以死人。”

续命

(1).即续命缕。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之三:“辟兵已佩露符小,续命仍縈綵缕长。”参见“ 续命缕 ”。

(2).延长寿命。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牛哀。”

贫病

(1).既穷且病。《国语·越语上》:“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 宋 陆游 《秋夜读书》诗:“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凡是稍有天赋的人,总要为贫病忧患所苦。”

(2).指既穷且病的人。《管子·轻重丁》:“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賑贫病。”

伤神

(1) 耗损精神

做这事真够伤神的

(2) 伤心

黯然伤神

华胥梦

泛言入梦。 唐 张说 《奉和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共躡 华胥 梦, 龚 黄 安足寻。” 宋 陆游 《晨雨》诗:“饭餘一枕 华胥 梦,不怪门生笑腹便。”参见“ 华胥 ”。

荷花

(1)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薤露

(1).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晋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 田横 门人, 横 * ,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宋 叶适 《张提举挽词》诗:“长年惯唱渔家曲,难听兹晨《薤露》声。”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逆闻丧》:“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亚子 《题云间张瑞芝女士传》诗:“ 九峰 三泖 魂归未?怕听人间《薤露》歌。”

(2).薤叶上的露水。 唐 裴铏 《传奇·封陟》:“逝波难驻,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酸风夜鸣,薤露竞落,其窃告人生之脆者歟。”

残秋

指秋天将尽的时节。 唐 沉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诗:“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 唐 权德舆 《舟行夜泊》诗:“萧萧落叶送残秋,寂寂寒波急暝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