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和勿斋韵)

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代

谒金门(和勿斋韵)原文

鸡唱晚。
斜照西窗白暖。
一沈午酲幽梦远。
素衾春絮软。
紫燕红楼歌断。
锦瑟华年一箭。
偷果风流输曼倩。
昼际生绣线。

诗词问答

问:谒金门(和勿斋韵)的作者是谁?答:吴文英
问:谒金门(和勿斋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谒金门(和勿斋韵)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吴文英谒金门(和勿斋韵)书法欣赏

吴文英谒金门(和勿斋韵)书法作品欣赏
谒金门(和勿斋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鸡唱

亦作“鷄唱”。犹言鸡鸣、鸡啼。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霜凝南屋瓦,鷄唱后园枝。” 宋 文天祥 《闻鸡》诗序:“自入北营,未尝有鸡唱;因泊 谢村 ,始有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安老爷 心中有事,天还没亮,一觉醒在枕上,听得远寺鐘敲,沿村鸡唱。”

斜照

(1) 光线斜着照射

(2) 斜阳;夕阳

幽梦

(1).忧愁之梦。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

(2).隐约的梦境。 宋 张先 《木兰花》词:“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清 申涵光 《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十载 匡庐 幽梦结, 西江 血满 鄱湖 热。”

紫燕

亦作“ 紫鷰 ”。1.古代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騮。”

(2).泛指骏马。《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鷰駢衡,緑虵卫轂。” 吕向 注:“紫鷰、緑虵……皆骏马名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驥,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3).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 江 南。见 宋 罗愿 《尔雅翼·释鸟三》。 唐 顾况 《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 明 徐霖 《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

红楼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

(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锦瑟华年

喻青春时代。语出 唐 李商隐 《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华年。” 宋 贺铸 《横塘路》词:“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宋 仲并 《浪淘沙·赠妓》词:“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花朝合卺》:“喜才子佳人,双双锦瑟华年。”

一箭

(1).一支箭。 北周 庾信 《燕歌行》:“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2).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品花宝鉴》第三二回:“我家与 乌 家相隔不到一箭远,在一条胡同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个客人,就是我在 元和 船上看见他扮官做贼,后来继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 北京 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的办公楼不过一箭之遥。”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