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作者:谷子敬 朝代:明代

折桂令原文

端的是隔红尘景物非常。上面有彩凤交飞。

青鸟翱翔。和那瑶草为邻。

灵椿共茂。丹桂同芳。

只教你占断风清月朗。根盘的地老天荒。

我为甚折取垂杨。移向扶桑。

但能勾五千岁遐龄。索强如九十日韶光。

诗词问答

问:折桂令的作者是谁?答:谷子敬
问:折桂令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折桂令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谷子敬的名句有哪些?答:谷子敬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城南柳 第四折

参考注释

端的

(1) 果真;确实;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

(3)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

(4) 底细;缘由;详情

我一问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

(1) 位置较高的地方

楼上面的房间

(2) 上级

这个政策是上面硬性规定的

(3) 方面

在这上面,他一向是很有分寸的

(4) 在表面

它上面没有一个记号

(5) 在其前面的

上面所举的例子

彩凤

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交飞

齐飞。 宋 陆游 《上西楼》词:“江头緑暗红稀,燕交飞。” 明 文徵明 《四月》诗:“花残鶯独囀,草长燕交飞。”

青鸟

(1).青色的禽鸟。 汉 张衡 《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阮籍“咏怀”>》:“青鸟海上游,鸒斯蒿下飞。” 刘良 注:“青鸟,海鸟也。”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诗之二:“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 冰心 《山中杂记·鸟兽不可与同群》:“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2).神话传说中为 西王母 取食传信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郭璞 注:“三青鸟主为 西 王母 取食者,别自栖息於此山也。”《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 汉 班固 《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 汉武帝 )於 承华殿 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 东方朔 , 朔 曰:‘此 西 王母 欲来也。’有顷, 王母 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 王母 旁。”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玉山青鸟,仙使难通。”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之四:“但烦青鸟常通讯,贪住 蓬莱 忘忆家。” 欧阳予倩 《人面桃花》第二场:“听他言来心烦闷,想不回家万不能,哪有青鸟传芳信?”

(3).指青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鸟,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袁珂 校注:“此经之下文‘青鸟、‘黄鸟’亦即上文‘青鴍、黄鷔’矣。’”参见“ 青鴍 ”。

(4).即青鸟氏。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于时青鸟司开,条风发岁。” 宋 李长民 《广汴赋》:“当青鸟之司扉,开条风之研暖。”

(5).借指春季。 唐 陈子昂 《春台引》:“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参见“ 青鸟氏 ”。

(6).即青乌。鸟,系“乌”字之讹。指 青乌子 。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黄帝 ﹞相地理则书 青鸟 之説。” 孙星衍 校:“《艺文类聚》《御览》引‘鸟’作‘乌’。” 孙人和 校补:“作‘乌’是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白马旒旐,青鸟墓田。”参见“ 青乌 ”。

(7).即青乌。鸟,系“乌”字之讹。指堪舆之术。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且青鸟之书,始于 郭璞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安老爷 道:世兄,你是晓得我向来不解‘青鸟之术’。”参见“ 青乌 ”。

(8).羊的别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古人説:羊一名胡髯郎,又名青鸟。”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瑶草

(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灵椿

(1).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瑶草为隣,灵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赵翼 《放言》诗:“灵椿寿八千,朝菌及夕萎。”

(2).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诗:“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寿赵茂嘉郎中》词:“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3).比喻父亲。 五代 冯道 《赠窦十》诗:“ 燕山 竇十郎 ,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嘉会》:“灵椿雨露应沾泽,使棠棣春风亦并妍。”

丹桂

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又叫“金桂”

只教

(1).只使。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

(2).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

占断

全部占有,占尽。 唐 吴融 《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元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 * 》套曲:“消鬱闷,发清兴,占断梨园第一名,非誉非矜。” 瞿秋白 《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仍旧占断着群众的‘读者社会’。”

风清月朗

(1).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正风清月朗碧天高。”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 高唐 。”亦作“ 风清月明 ”。 明 刘基 《横碧楼记》:“又闻 柯亭 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2).比喻品性高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地老天荒

见“天荒地老”

相抛,纵地老天荒,此恨难消。——唐· 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

为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能勾

见“ 能够 ”。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遐龄

老年人高寿的敬语

以知命为遐龄。——《魏书·常景传》

君当致身高位,安享遐龄。——《醒世恒言》

索强如

见“ 索强似 ”。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韶光

(1) 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红楼梦》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韶光一去不再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