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作者:姬翼 朝代:元代

柳梢青原文

灵明本无圆缺。
先太易、常存浩劫。
一受成形,随流忘返,死生磨灭。
贪婪百种遭殃,谩贩骨、如山未歇。
正眼开时,元无一物,顿然超越。

诗词问答

问:柳梢青的作者是谁?答:姬翼
问:柳梢青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柳梢青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姬翼的名句有哪些?答:姬翼名句大全

姬翼柳梢青书法欣赏

姬翼柳梢青书法作品欣赏
柳梢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明本

(1).明白所为之事之“本”,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等。《管子·幼官》:“执务明本,则士不偷。” 尹知章 注:“明所为之本。”

(2). 明 代的刻本。详“ 明版 ”。

圆缺

指月亮的盈亏。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太易

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状态。《列子·天瑞》:“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三:“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羣生。”参见“ 太初 ”、“ 太素 ”。

常存

永久存在,长期存在。 汉 班固 《 * 通·社稷》:“礼不常存。”《宋书·范晔传》:“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隋书·经籍志四》:“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

浩劫

巨大灾难

战争的浩劫

受成

(1).接受已定的谋略。《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受命於祖,受成於学。” 孔颖达 疏:“受成於学者,谓在学谋论兵事好恶可否,其谋成定。受此成定之谋,在於学里,故云受成於学。”

(2).引申为办事全依主管者的计划而行,不自作主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豆卢革 受成而已,无所裁正。”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所谓四局官,止於受成,坐肆而已。”

(3).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清史稿·礼志九》:“ 有清 武功燀赫,凡师征、受成、讲肄、行围诸礼节,厥制綦备。”

随流

(1).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

(2).随着江水流到之处。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3).顺应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託死生。”

(5).偏义复词。指死亡。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磨灭

(1) 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

(2) 磨难;折磨

谁曾经这样磨灭

贪婪

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

贪婪的目光

百种

(1).百谷的种子。《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嗇也。” 孙希旦 集解:“百种,百穀之种也。”

(2).各种各样。 南朝 梁武帝 《襄阳白铜鞮歌》之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緑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

遭殃

遭遇祸殃

正眼

眼睛向正前(看)

她连惊险的杂技都不敢正眼看一下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顿然

忽然;突然

顿然雨住天睛

超越

逾越;胜过

超越权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