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郎庙

作者:杨时 朝代:宋代

徐郎庙原文

古庙灵场枕碧巅,松楸依约锁风烟。
羽毛一去无消息,堕落人间几百年。

诗词问答

问:徐郎庙的作者是谁?答:杨时
问:徐郎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时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时名句大全

杨时徐郎庙书法欣赏

杨时徐郎庙书法作品欣赏
徐郎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灵场

(1).祭祀仙灵神鬼的坛场。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灵场之威,宜夜矣乎!” 李轨 注:“灵场,鬼神之坛祠也。” 唐 李峤 《汾阴行》:“迴旌驻蹕降灵场,焚香奠糈邀百祥。”《宋史·乐志十五》:“款灵场,洁豆荐芬芳,备乐奏鏗鏘。”

(2).指温泉池。语本 唐 陈鸿 《长恨歌传》:“浴日餘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亦借喻池塘。 宋 蒋捷 《昼锦堂·荷花》词:“染柳烟消,敲菰雨断,歷歷犹寄斜阳。掩冉 玉妃 芳袂,拥出灵场。” 玉妃 ,指 杨玉环 。喻荷花。

松楸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羽毛

(1) 鸟类的毛

(2) 鸟羽和兽毛,比喻人的名誉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堕落

(1) 道德方面下落至可耻或可鄙的程度

英雄最后堕落为 *

(2) ∶落下

发齿堕落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