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自勉二首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渚宫自勉二首原文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
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
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
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
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
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诗词问答

问:渚宫自勉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渚宫自勉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渚宫自勉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渚宫自勉二首书法欣赏

齐己渚宫自勉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渚宫自勉二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40-14

参考注释

丰足

(1) 丰富充足

衣食丰足

(2) 以丰富为特征的,构成丰富的或大量存在的

(3) 产量大的

收成丰足

伊何

(1).为何,作什么。《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 高亨 注:“伊,犹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其祜伊何?宜尔子孙。” 金 王若虚 《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2).谁,何人。 晋 陶潜 《劝农》诗:“哲人伊何?时维 后稷 。” 宋 苏轼 《和陶诗·和时运》:“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3).如何,怎样。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辛伤伊何言,怵迫良已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态矇矓,不知伊何,遂诬妄若此。’”

肺肠

比喻内心;心思。《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郑玄 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乃使民尽迷惑。” 唐 钱珝 《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二表》:“且自去秋以来,国步未復,臣每思人事,每揣人情,因激肺肠,有如汤火。” 明 刘基 《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诗:“邂逅忽相逢,悲喜交肺肠。”《“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 黄某 甘心作他人奴隶,竟然不避舆论,而该米行徒知牟利,不知爱国,岂别有肺肠耶。”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老病

(1).年老多病。《汉书·韦贤传》:“时 贤 七十餘,为相五岁,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后汉书·应劭传》:“故 胶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陈先生 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韬藏

隐藏;包藏。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诗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韜藏。” 宋 欧阳修 《<仲氏文集>序》:“而独韜藏抑鬱,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既承洞察,焉敢韜藏?” 清 戴名世 《<刘退菴先生稿>序》:“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为世人所不识者,又岂特此而已也耶。”

谢金

谢绝礼金。 唐 李绅 《忆过润州》诗:“谈笑谢金何所愧,不为偷买用兵符。”

铁锡

(1).铁和锡。《宋史·职官志五》:“﹝军器监﹞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羽箭、油漆之属。”

(2). 唐 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旧唐书·食货志上》:“又降敕非铁锡、铜荡、穿穴者,并许行用。”《旧唐书·食货志上》:“假託官钱,将入京私用。京城钱日加碎恶,鹅眼、铁锡、古文、綖环之类,每贯重不过三四斤。”

(3).指锡杖。 唐 贾岛 《赠僧》诗:“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诗之一:“必谢金臺去,还携铁锡将。”参见“ 锡杖 ”。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露坛

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供检阅军队和祭祀之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巨闕初成之时,吾( 越王 )坐於露坛之上。”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国有守御,乃坐露坛之上,列鼓而鸣之。”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诗之一:“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参见“ 露臺 ”。

旧对

老对手。《晋书·周顗传》:“ 顗 在中朝时,能饮一石,及过 江 ,虽日醉,每称无对。偶有旧对从北来, 顗 遇之欣然,乃出酒二石共饮,各大醉。”

莲房

(1) 莲蓬

(2) 指僧人的居室

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去住

犹去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 司空曙 《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 《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终难移。”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胜境

风景优美的地方

名山胜境

上宿

值夜。《三国志平话》卷上:“惊起衙内上宿兵卒,约迭三十餘人,向前来拿 张飞 。”《水浒传》第四五回:“且説 杨雄 此日正该当牢。未到晚,先来取了铺盖去,自监里上宿。”

仙洲

仙人聚居的水中陆地。 前蜀 贯休 《上顾大夫》诗:“碧海漾仙洲,驪珠外无寳。” 清 龚自珍 《浪淘沙·写梦》词:“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

无迹

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独自

只有自己一个人

庄周

即庄子,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