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邑侯·其二

作者:李之标 朝代:明代

呈周邑侯·其二原文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

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

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诗词问答

问:呈周邑侯·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之标
问:呈周邑侯·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呈周邑侯·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标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标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参考注释

凫飞

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未央宫

宫殿名。故址在今 陕西 西安市 西北 长安 故城内西南隅。 汉高帝 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 新莽 末毁。 东汉 末 董卓 复葺 未央殿 。 唐 未央宫 在禁苑中,至 唐 末毁。《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三辅黄图·汉宫》:“ 未央宫 ,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 唐 张说 《和丽妃神道碑铭》:“此皆圣主之曲成,贤妃之本志,何必 云阳山 下,别赴通灵之臺; 未央宫 中,虚立致神之帐。” 明 夏完淳 《明妃篇》:“夜夜秋光 长信殿 ,年年春色 未央宫 。”亦省称“ 未央 ”。 汉 班固 《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飞阁,自 未央 而连 桂宫 ,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 。” 唐 雍裕之 《宫人斜》诗:“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 未央 栖。”

河阳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花县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金茎

(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李善 注:“金茎,铜柱也。”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香飘玉鼎晴烟细,日照金茎丽影移。”

(2).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 清 姚弘绪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诗:“霞觴味并金茎赐,綵袖香从玉殿分。” 清 金农 《东冈卧病》诗:“久别金茎分草露,顿忘碧海守蹄涔。”

澍雨

(1).大雨;暴雨。《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 郑玄 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 洛阳 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 范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 汉 东海 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

(2).时雨。 宋 王禹偁 《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慙 傅説 之才,谓天盖高,必听 汤王 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

(3).比喻恩泽。《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游化

(1).潜移默化。《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云游教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推其本缘,乃是 如来 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1).犹言周流化育。《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谓僧人云游四方宣扬教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 蔡愔 既至彼国, 兰 与 摩腾 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城西南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如来自 中印度 凌虚游化,降迹於此。”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樗散

(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诗:“ 郑公 樗散鬢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2).用作谦词。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何意天恩横被,宸睠曲成,猥抡樗散之才,专委栋隆之任。” 明 许潮 《龙山宴》:“鹤髮经秋,樗散堪乘莲叶舟。皂帽非吾偶,白接非吾首。”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还许

也许,还可能。《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戏儿一出是怎么件事,或者还许有些知道的,曲子就一窍儿不通了。”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屋子里的银子,就您大哥知道,别人翻箱倒笼的费事,还许找寻不着。”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八:“ 老张 要是幸而有忏悔的机会, 孙八 还许阻止他。”

河东

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