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新安于尚书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献新安于尚书原文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诗词问答

问:献新安于尚书的作者是谁?答:杜荀鹤
问:献新安于尚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献新安于尚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杜荀鹤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荀鹤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92-62

参考注释

九土

九州的土地

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雄师

雄兵

百万雄师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未如

(1).不如。 唐 岑参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诗:“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 唐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2).犹言无可奈何。 唐 耿湋 《酬畅当》诗:“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

良牧

贤能的州郡长官。《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 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 蒲州 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 儼 下车未几,令行禁止,称为良牧。” 宋 司马光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天和

(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讽》诗:“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红楼梦》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

(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精灵困於烦扰,荣卫消於役用。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封神演义》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当善保天和,则臣等不胜庆幸。’” 清 顾炎武 《寄子严》诗:“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3).天气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诗之二:“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清俸

旧称官吏的薪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恁时节,奉还一年清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金华 贫家多溺女。 阮文达 抚 浙 时,捐清俸若干。”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官积清俸,民蓄辛貲,存欵生息,断无他虑。”

岁计

(1).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餘。” 唐 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诗:“岁计有餘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宋 苏辙 《民政策上五》:“捐其有餘,以备民之所不足,而不害於岁计。”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而留都王业根本也,以岁计之不登,储蓄之不豫,朕盖憪然念之。”

(2).旧 中国 国家年度收支的总称。超支称为岁计缺损;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岁计盈余。

阴功

(1) 不为人所知的善行

(2) 同“阴德”

及物

(1)

(2) 表示由动作者或主语带给宾语动作的

(3) 包含有及物动词的形式的

四野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闻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绿云

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借指年轻女子:雪鬓苍苍配绿云。

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无愁

(1).没有忧虑。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 清 钱谦益 《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 南朝 从此果无愁。”

(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 北齐 后主 所倡作,至 唐 天宝 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 北齐 ﹞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 无愁天子 ”。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