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桥乘舟归苏州行宫即景杂咏八首·其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马行本较舟行速,沟洫纡回反致迟。

因悟北南形势异,诸凡要适用为宜。

诗词问答

问:《行春桥乘舟归苏州行宫即景杂咏八首·其七》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马行

(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行速

行进的速度。 茹志鹃 《澄河边上》:“他现在正在以每小时四华里的行速,离开 鲁 西南的人民, 鲁 西南的土地。”

沟洫

(1).田间水道。《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为沟洫……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郑玄 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 晋 左思 《蜀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綺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我们要开沟洫。”

(2).借指农田水利。《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3).泛指田野。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运圮津涂塞,遂转死沟洫。”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其富也,僭侈逾度,国家听之;其贫也,转乎沟洫,国家亦听之。”

纡回

同“ 紆迴 ”。曲折;回环。 汉 班彪 《北征赋》:“涉长路之緜緜兮,远紆回以樛流。” 南朝 梁 何逊 《登石头城诗》:“ 马岭 逐紆回,犬牙傍隆窣。” 清 周亮工 《仪封曹白公进士冠日梦予过访》诗:“殊慙急遽求吾友,近喜紆回过敝庐。”

(1).曲折;回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此巖既高,加以 江 湍紆迴,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 清 曹寅 《雨霁过沧浪亭迟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间漫堂中丞韵》:“领畧南禪茗一杯, 沧浪亭 上步紆迴。”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四:“ 漓水 很清洁,水流很缓,平稳地在两岸的山峰中纡回。”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 上海 人民还可能以租界为掩护挣扎着生存,纡回地战斗。”

(2).迟缓。《明史·朱谦传》:“是役也,大帅无制胜才,师行紆迴,无纪律,边民死者遍野。”《明史·孙承宗传》:“倘臣言不当,立斥臣以定大计,无紆迴不决。” 清 戴名世 《丙戌南还日记》:“余佯为不闻,至是益信其为老爪之党,而此日之小径行,实欲速,反得紆迴,非有他也。”

形势

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凡要

(1).簿书的纲要;总目。《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 汉 郑玄 注:“书契,谓出予受入之凡要。”《汉书·严助传》“愿奉三年计最”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最,凡要也。”《新唐书·岑文本传》:“踰年为令,从伐 辽东 ,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

(2).泛指事物的总要。《淮南子·说山训》:“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适用

符合客观条件的要求,适合应用

这个新的种植法对我们这个地区很适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