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

吴原文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诗词问答

问:吴的作者是谁?答:徐夤
问:吴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吴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徐夤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夤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10-3

参考注释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父兄

(1)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孙权

孙权(182-252) : 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称帝,国号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今台湾)。

曹操

曹操(155-220) :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长策

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

治国安邦之长策

昭见

显现,出现。《史记·孝武本纪》:“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饗。”

明察,见察。《汉书·礼乐志》:“今学者不能昭见,但推士礼以及天子,説义又颇谬异。”《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 畅 无所昭见,与相然诺,不自知陷死罪。”

硕贤

大贤。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古之硕贤,或享高位上寿,盖尸其柄者时显至公,以警于昭幽,俾为善者不悔耳。”

建业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龙盘

亦作“ 龙蟠 ”。1.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钟山 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 歷阳 树。”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逆节》:“王气龙蟠,奄有 长江 半,指日 江 东应纳款。” 陈去病 《夜宿张家口独步通桥望月》诗:“门外有长桥,蜿蜒如龙蟠。”参见“ 龙蟠虎踞 ”。

(2).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晋书·王羲之传论》:“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3).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袭 避乱 荆州 , 刘表 待以宾礼。同郡 繁钦 数见奇於 表 , 袭 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藪,待时凤翔。’” 晋 张协 《七命》:“ 冲漠公子 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标牓风流,远明 管 乐 。初九龙盘,雅志弥确。” 李善 注:“《周易》曰:‘初九,潜龙勿用’……《方言》曰:‘未升天之龙,谓之蟠龙。’”

可贵

值得珍视

难能可贵

武昌鱼

三国 吴 嗣主 孙晧 从 建业 迁都 武昌 ,丞相 陆凯 进谏,疏中引童谣:“寧饮 建业 水,不食 武昌 鱼”。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武昌 鱼指 武昌 附近所产的团头鲂。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秋来倍忆 武昌 鱼,梦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 长沙 水,又食 武昌 鱼。”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秦嬴

(1).泛指 秦 王。 秦 乃 嬴 姓,故名。《史记·秦本纪》:“ 孝王 曰:‘昔 伯翳 为 舜 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 嬴 。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 秦 ,使復续 嬴氏 祀,号曰 秦嬴 。” 唐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诗:“ 相如 章华 巔,猛气折 秦嬴 。” 元 宋无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览秦皇汉武遗迹》诗:“浪激 秦嬴 怒,崖崩 汉武 灵。”此指 秦始皇 。

(2).指 赵国 的美女。 赵 姓 嬴 ,故称。 三国 魏 锺会 《菊花赋》:“乃有 毛嬙 、 西施 、 荆姬 、 秦嬴 ,妍姿妖艷,一顾倾城。”

作东

做东道主

紫气

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瑞样的征兆

紫气舒其石。——唐· 李朝威《柳毅传》

黄旗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 陆游 《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 、 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