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坡公粹杭有悯囚诗后守杭岁除狱空又和前作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原文

坡去二百载,尚有遗爱留。
孤山领众客,三圄无一囚。
吴尹学问人,刀笔盖所羞。
惓惓民隐瘼,不翅已戚休。
大意师长公,尚德贱智谋。
谈文及谈政,俪美襄与修。

诗词问答

问:《昔坡公粹杭有悯囚诗后守杭岁除狱空又和前作》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载

百年。谓时间长久。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遗爱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学问

(1)

(2) 系统知识

(3) 泛指知识

刀笔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惓惓

(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宋 王安石 《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 晋老 书,欲僕速离 武昌 ,甚感远地惓惓至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 ,即掛帆还 白下 ,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

(2).烦闷,失意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僕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 何垠 注:“惓,音券,闷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

(1).恳切貌。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褰余幬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使律法长絶,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奬励之意。” 柯灵 《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

(2).忠心耿耿貌。《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 颜师古 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 説 於 玄宗 最有德,及 太平 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禪,发明典章, 开元 文物彬彬, 説 力居多。”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 先主 诸臣惓惓 汉 事之心,庸可没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朱軾 ﹞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

民隐

民众的痛苦。《国语·周语上》:“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韦昭 注:“隐,痛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振民隐,脩国章。”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东南之幽阻,惧民隐之不闻。”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不翅

(1).不展开翅膀。《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

(2).不啻。翅,通“ 啻 ”。不仅;不止。《庄子·大宗师》:“阴阳於人,不翅父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仲堪 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 殷 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今言之而不从,亦当不翅三矣。” 林纾 《示儿书》:“十九岁尔祖父见背,苦更不翅。”

(3).不啻。翅,通“ 啻 ”。无异于。《新唐书·陆贽传》:“ 关东 百物阜殷,士忲温饱,比诸边隅,不翅天地。”《金史·海陵诸子传赞》:“ 海陵 睨人之子不翅鱼肉,而独己之子谋安,不可得矣。”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旋为谋生所眷,矢愿嫁之,与姬同起居,不翅伉儷。”

(4).过多。《文选·王粲<公宴诗>》:“见眷良不翅,守分岂能违?” 张铣 注:“不翅,犹过多也。言见眷过多,守分不敢违忤。”

戚休

犹休戚。忧愁和欢乐;祸福。 宋 苏轼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之二:“义既同於戚休,身岂轻於出处?”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参戎》:“暴虎冯河真可愁,临时候枯荣戚休,任逆来须顺受。” 老舍 《今日》诗:“儿女竞劳动,工农共戚休。”

大意

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师长

(1) 对教师的尊称

要尊敬师长

(2) 军队师级编制的军事指挥首长

第三师师长

(3) 老师与长辈

智谋

才智和计谋

智谋高超

逐于智谋。——《韩非子·五蠹》

诗文赏析


【原题】:
昔坡公粹杭有悯囚诗后守杭岁除狱空又和前作庐山吴公前粹后守践坡补处亦以岁除狱空和坡二诗寄示墨本次韵附诸公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