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十题辛夷

作者:朱长文 朝代:唐代

苏学十题辛夷原文

楚客曾流咏,吴都独擅奇。
风霆存老干,桃李避芳时。
名入文房梦,功资妙手医。
紫微颜色好,先占凤凰池。

诗词问答

问:苏学十题辛夷的作者是谁?答:朱长文
问:苏学十题辛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朱长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朱长文名句大全

朱长文苏学十题辛夷书法欣赏

朱长文苏学十题辛夷书法作品欣赏
苏学十题辛夷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 李白 《愁阳春赋》:“ 明妃 玉塞, 楚 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唐 李商隐 《九日》诗:“不学 汉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咏江蘺。” 宋 贺铸 《海陵西楼寓目》诗:“王孙莫顾 漳 滨卧,渔父何知 楚 客才。”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唐 岑参 《送人归江宁》诗:“ 楚 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 唐 顾兆熊 《送友人归汉阳》诗:“罇前别 楚 客,云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算子》词:“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 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吴都

(1).指 春秋 吴国 的都城。在今之 江苏 苏州 。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入 卫国 而乘轩,出 吴 都而倾市。”

(2).指 三国 吴 的都城 建业 。即今 江苏 南京市 。《文选·左思<吴都赋>》 刘逵 题解:“ 后汉 末, 孙权 乃都於 建业 ,亦号 吴 。”

独擅

独自据有;独揽

独擅此技

风霆

(1).狂风和暴雷。《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唐 韩愈 《原鬼》:“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 明 刘基 《为韩克名题石鼎联句图》诗:“不知风霆掣墙籓,江腾海跃乔岳翻。”

(2).比喻威势。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芳时

良辰;花开时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諐。”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明 刘基 《感遇》诗之二:“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芳时易过,驹隙年光。”

文房

(1) 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2) 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凤凰池

(1).禁苑中池沼。 魏 晋 南北朝 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勗传》:“ 勗 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悵悵。或有贺之者, 勗 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

(2). 唐 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冷庐杂识·进士归班》引 宋 危稹 《妇叹》诗:“记得 萧郎 登第时,谓言即入凤凰池。”

(3).池水的美称。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诗:“香径草中迴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亦指仙池。 宋 王禹偁 《罗思纯鹤毙为四韵吊之》:“埋瘞肯同鸚鵡塚,飞鸣不到凤凰池。”

(4).砚名。 宋 米芾 《砚史·样品》:“余尝以紫石作之,有上圆下方,於圆纯上刊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