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

作者:牧常晁 朝代:元代

梧桐树原文

学道人,知端的。
要须认取元初一。
休外寻觅。
初因一*成形质。
配合阴阳生万物。
此身实自玄元出。

诗词问答

问:梧桐树的作者是谁?答:牧常晁
问:梧桐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梧桐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牧常晁的名句有哪些?答:牧常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端的

(1) 果真;确实;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

(3)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

(4) 底细;缘由;详情

我一问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要须

(1).必须;需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满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 宋 李纲 《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报,止遣水军屯 蘄阳 ,要须 九江 有兵与之相照应,乃为得策。”

(2).必定;总会。 唐 雍陶 《感兴》诗:“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 宋 苏辙 《病后》诗:“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清 顾炎武 《祖豫州闻鸡》诗:“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

认取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初一

(1).第一,最先。《书·洪范》:“初一曰五行。”

(2).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清 翟灏 《通俗编·天文》:“京中士夫贺正,皆于初一元旦。”

(3).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休外

(1).谓官员休假在家。《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重 伯玉 尽心,愈见信任,使掌军国密事,权动朝右。每暂休外,轩盖填门。”参见“ 休沐 ”。

(2).犹言见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红娘 满捧金巵,夫人道箇无休外。” 凌景埏 校注:“无休外,不要见外的意思。”

寻觅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成形

(1) 形成

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简直使他大吃一惊

(2)

(3) 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状

使玻璃成形

(4) 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状

大便成形

(5) 医学上指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

成形外科

骨成形术

配合

(1) 为一共同任务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行动

配合得宜;配合作战

(2) 般配,合适;结成夫妻

(3) 机械或仪器上关系密切的零件结合在一起

阴阳生

旧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相墓、圆梦等为业的人。《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令公 道:‘权且寄下,待移府后取用。’一面吩咐阴阳生择个吉日,合家迁在新府住居,独留下 弄珠儿 及丫鬟、养娘数十人。”《花月痕》第三八回:“次日初五,阴阳生拣的时辰,是卯正三刻大殮,午初一刻进棺,到了三下多鐘,安了灵。”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张顺 : 杜 家又来人说,阴阳生看好那寿木要在今天下半夜寅时以前抬进 杜 公馆。”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