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经筵即事成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仲春经筵即事成什原文

依例经筵举仲春,耄龄肯便谢躬亲。

虚名宁渠徒数典,实践由来在淑身。

与子与贤凛天命,畜人畜已慎时新。

无心立异以著论,亦弗泥乎疏者伦。

诗词问答

问:仲春经筵即事成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仲春经筵即事成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仲春经筵即事成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

2. 是日讲孟子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易经大畜卦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参考注释

经筵

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 神宗皇帝 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 泰定 元年,初开经筵,首命 澄 与平章政事 张珪 、国子祭酒 邓文原 为讲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为讲官,知经筵事。”

仲春

春季中期,指阴历二月

躬亲

亲自动手做

事必躬亲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宁渠

难道;如何。《史记·张仪列传》:“吾不及 苏君 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 赵 乎?为吾谢 苏君 , 苏君 之时, 仪 何敢言。且 苏君 在, 仪 寧渠能乎?” 司马贞 索隐:“渠音詎。古字少,假借耳。”

数典

历举典故。《镜花缘》第八十回:“近日还有一种数典的,终日拿着类书查出许多。” 章炳麟 《辨诗》:“诗又与议奏异状,无取数典, 钟嶸 所以起例,虽 杜甫 媿之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论学説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则博识多通又害之。”

实践

(1) 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实际去做;履行

实践诺言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纪念白求恩》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淑身

以善修身。 清 唐甄 《潜书·无助》:“今世亦有正直之人,言不妄,行不苟,但能淑身而不能明心,下学而不能上达,吾岂不见而敬之,然非学之竟事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底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

乐夫天命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虽曰天命。——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2) 自然的规律、法则

(3) 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时新

(1) 某个时期最新的

时新的式样

(2) 指应时的食品

献上时新,略表寸心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立异

(1).犹言背离。《南史·崔慧景传》:“ 崔护军 威名既重,乃诚可见。既已脣齿,忽中道立异。”《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若不早定大业,脱有一人立异,即损威德。”

(2).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 管仲 用之 齐 , 子产 用之 郑 , 商君 用之 秦 , 仲长统 言之 汉 ,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