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

作者:崔敦诗 朝代:宋代

原文

缥缈殿中央,红云捧紫皇。
香风飘彩仗,仙露滴霞觞。
乐度仪凰曲,恩流振鹭行。
万年天下养,宝祚享灵长。

诗词问答

问:《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的作者是谁?答:崔敦诗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崔敦诗的名句有哪些?答:崔敦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红云

(1).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莱 仙子,因微过謫落红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

(2).荔支的别名。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逢辰 《和韵》:“冰桃雪藕凉如许,忽捧红云喜欲狂。”自注:“于中伏日,适 寿研 二妹,由 福州 寄到新荔,大人别有诗纪之。”

(3).喻大片红花。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4).喻面颊红晕。《再生缘》第六二回:“调理得,红云重透脸边霞。” 臧克家 《六机匠》诗:“你也间或‘嘘’几盅,几盅酒就在你脸上烧起红云。”

(5).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举,若 红云 、 秀天 二岫,更为殊观矣。”

紫皇

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 太皇 、 紫皇 、 玉皇 。”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载玉女,过 紫皇 , 紫皇 乃赐白兔所擣之药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 紫皇 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彩仗

彩饰的仪仗。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至三更,有仙乐,彩仗,霓旌,絳节,鸞鹤纷紜,五云来降,入于房中。”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 清 赵翼 《镇江观都天会》诗:“七香亭导八掆舆,彩仗前驱一对对。”

彩饰的仪仗。指古代帝王、官员外出时仪卫人员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綵仗蜺旌遶香阁,下輦登高望 河 洛 。” 明 谢谠 《四喜记·催赴春闱》:“亲闈莫恋斑衣舞,帝里须夸綵仗迎。”

仙露

本指 汉武帝 所造铜仙人捧盘所接的甘露,后亦借指皇帝赐的御酒。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赐微臣金茎仙露,荐琱盘凤腊和麟脯。”参见“ 仙掌 ”。

霞觞

犹霞杯。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诗之二:“霞觴共饮身虽在,风驭难陪跡未闲。”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觴灩灩金。”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喜孜孜归来帐房,笑吟吟自捧霞觴。”

振鹭

《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 孔颖达 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 郑玄 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 宋 王禹偁 《送郝校书从事相州》诗:“金臺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鷺行。” 明 高启 《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诗:“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鷺多。”参见“ 振振 ”。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宝祚

国运;帝位。《宋书·恩倖传论》:“民忘 宋 德,虽非一涂,宝祚夙倾,实由於此。”《周书·宣帝纪》:“朕以眇身,祇承宝祚。”《隋书·音乐志中》:“高山作矣,宝祚其崇。” 唐 黄滔 《御试良弓献问赋》:“何以弘丕国於赫赫,垂宝祚於绵绵者哉!”

灵长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诗文赏析


【原题】: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之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