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求赞四首

作者:释宗杲 朝代:宋代

禅人求赞四首原文

咄哉灭胡种,面目真可恶。
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
虽欲强柔和,毕竟触人怒。
万事类如此,谁敢相亲附。
乞儿囊本空,常夸敌因富。
闻说阎罗五,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诗词问答

问:禅人求赞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问:禅人求赞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杲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杲名句大全

释宗杲禅人求赞四首书法欣赏

释宗杲禅人求赞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禅人求赞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可恶

憎恶

大人最可恶他,一向是不许他上门的

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得路

(1).指仕途得志。 唐 孟郊 《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词:“忆当年, 天章阁 上, 建明 尤伟, 庆历 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塞路

充塞道路。言其多。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 三国 魏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罾缴充蹊,坑穽塞路。”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崩榛塞路,峥嶸古馗。”《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仙娥从后,持宝盖以后随;织女引前,扇香风而塞路。”

(1).边塞的道路。 宋 陆游 《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明 杨巍 《萧关北作》诗:“塞路山难断,胡天云不开。”

(2).见“ 塞芦 ”。

柔和

柔软,温和

柔和的光线

性情柔和

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类如

犹比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那班大些儿的女孩子合年轻的小媳妇子们,类如拾掇拾掇屋子,以至拿拿放放,出来进去的,可不觉得怪不方便的么?”

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乞儿

行乞的人

伸手求食的乞儿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阎罗

(1) 地狱之王。梵语 Yamarāja音译“阎魔罗阇”的简称。义译为平等王,或译为缚,即缚罪人之义

(2) 旧时比喻刚正、不畏权势的执法官

(3) 比喻极凶恶的人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怕怖

恐惧。《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面带惊惶,心在怕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须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妲己 不见此剑万事俱休,既见此剑,大叫一声,奔走如风,约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

大言

(1) 有关大事的言论;重要言论

(2) 夸大的言辞,大话

每大言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