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七十·明英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正统初即位,王振任邪辟。

赖尚有三杨,未得恣险螫。

诚孝常召责,几欲加刀陌。

帝乃为跪求,自此稍敛迹。

后崩遂大纵,难数其奸逆。

挟帝征额森,几于丧宗祏。

生还居南宫,景帝颇失德。

夺门复亲政,家庭事残阨。

仍欲祠王振,迷终不可格。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七十·明英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参考注释

正统

(1) 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2) 指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

即位

(1) 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安斄王即位。——《史记·魏公子列传》

昭帝即位。——《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就位;入席

邪辟

见“ 邪僻 ”。

三杨

(1).指 晋 朝 杨骏 、 杨珧 、 杨济 。《晋书·杨骏传》:“帝自 太康 以后,天下无事,不復留心万机,惟躭酒色,始宠后党,请謁公行,而 骏 与 珧 、 济 势倾天下,时人有‘三 杨 ’之号。”

(2).指 唐 代 杨凭 、 杨凝 、 杨凌 。《新唐书·杨凭传》:“﹝ 凭 ﹞长善文辞,与弟 凝 、 凌 皆有名, 大历 中,踵踊进士第,时号‘三 杨 ’。”

(3).指 明 朝的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 。《明史·杨士奇杨荣杨溥传赞》:“是以 明 称贤相,必首三 杨 。”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八百字》诗:“ 华亭 遗一老,定策嫓三 杨 。”

险螫

阴毒。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缴奏私书论》:“若阴邪不可告人之事,公然著之简牘,责令君子改行从己,其险螫之性,非可理遣。”

诚孝

(1).忠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王利器 集解:“诚孝,即忠孝, 之推 避 隋 讳改。”

(2).出自内心的孝敬。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夫诚孝尽事亲之道,恭俭崇保邦之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箇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敛迹

(1) 隐蔽形迹,不敢露面

宿奸老蠹为敛迹。——《新唐书·刘栖楚传》

(2) 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屏气敛迹

(3) 指退隐不出

敛迹避贤

奸逆

指叛逆不忠的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姦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慄。”《周书·贺拔胜传》:“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姦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 唐太宗 )使 高士廉 等撰《氏族志》,收集全国士族家谱,依据史书,辨别真假,考正世系,推进忠贤,贬退奸逆,分清高低,定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

几于

近于;几乎。《后汉书·申屠蟠传》:“ 申屠蟠 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於毁灭。”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古人握沐之风,几於永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此二者虽间亦微涉天物,而繁复腠会,几於脱离。”

宗祏

(1).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亦借指宗庙,宗祠。《左传·庄公十四年》:“﹝ 原繁 ﹞对曰:‘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孔颖达 疏:“宗祏者,虑有非常火灾,於庙之北壁内为石室以藏木主,有事则出而祭之,既祭纳於石室。” 南朝 陈 沉初明 《陈武帝哀策文》:“铭功德於旂常,被徽音於鐘石,迴天仪於清庙,附祖考而来格,播茂实与英声,鬱氛氲於宗祏。”《新唐书·高郢传》:“ 代宗 为太后营 章敬寺 , 郢 以白衣上书諫曰:‘……夫庙犹不越礼而立,况寺非宗祏所安、神灵所宅乎?殫万人之力,邀一切之报,其为不可亦明矣。’” 明 胡翰 《明义士墓表》:“当寇发难时,巨族寒畯男女,扶携走道上,以脱一旦之命。不顾宗祏,弃骨肉者,里相比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 怀 问母,始知其故。曰:‘既属两姓,各有宗祏,何必在此承人百亩田哉!’”

(2).引申指朝廷,国家。《明史·奸臣传序》:“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权柄,搆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跡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

生还

从危险的遭遇中活着返回

无一生还

南宫

复姓

失德

过错;罪过;失误。《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

夺门

(1).破门,奋力冲开门户。《旧唐书·韩游瓌传》:“贼急夺门, 游瓌 隔门血战。”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 戚 遽夺门去,女亦避之他所。” 沙汀 《烦恼》:“ 刘久发 喃喃说,夺门冲出去了。”

(2). 明英宗 亲征 瓦剌 ,兵败被俘。其弟继位为 景帝 ,即与 瓦剌 议和。 英宗 返回京师,入居南宫,不许朝谒。 景泰 八年, 石亨 、 徐有贞 等以兵迎 英宗 于南宫,毁垣坏门而入, 英宗 乃复辟。史称此次政变为“夺门之役”。见《明史·英宗后纪》。后因以“夺门”泛指复辟、政变。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夺门伟绩他年就,专制依然属 爱新 。”

亲政

(1).指帝王亲理朝政。《后汉书·西羌传论》:“ 和熹 以女君亲政,威不外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朕自弱龄,即敦清静,逮乎近岁,又婴沉痼,尝亦亲政,益倦於勤。”

(2).特指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执政。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嗣君皇帝亲政才及期年,恭俭忧勤,无所不至,遽蒙废絶,实非臣子所敢闻知。”《清史稿·礼志七》:“ 同治 十二年正月,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

家庭

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