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镜斋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心镜斋得句原文

石径降下行,山势渐就平。

贮水逾方丈,为池彻底清。

池岸可搆斋,心镜遂以名。

心水双含照,一二二一诚。

水照值斯朗,心照方寸明。

允当思克已,四勿镜面呈。

诗词问答

问:心镜斋得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心镜斋得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一

参考注释

石径

亦作“ 石逕 ”。山间石路。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鴈行缘石逕,鱼贯度飞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降下

(1) 降低到较低水平

降下甲板

(2) 落下

雨降下了

山势

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彻底

(1) 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说话前彻底打量过她

彻底打扫了一遍

(2) 形容水清见底

清澄彻底的江水

心镜

(1).佛教语。指清净之心。谓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圆觉经》卷上:“慧目肃清,照曜心镜。”《晋书·王湛王国宝等传论》:“ 国宝 检行无闻,坐升彼相,混暗识於心镜,开险路於情田。”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开心镜,静观消长,闲考亏盈。”

(2).心里洞察。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心镜万机,揽照下情。”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故学不常师,而心镜羣籍;理不启问,而情炤诸密。”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智烛千里,动必察微;心镜万机,物来斯应。”

心水

(1).佛教语。谓能如实反映事物之心。《华严经·入法界品》:“菩萨心水现其影。”《大日经》卷三:“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

(2).中医名词。指一种水肿病。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水气病》:“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治脾胃者先平肝火尅金,治肺者先泻心水尅火。”

一二二一

一即二,二即一。谓名异而实同。《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

心照

心里知道

邻里人自有心照,晓得巢大郎是明做好人之言。——《二刻拍案惊奇》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允当

平允;适当

褒贬自宜允当

四勿

孔子 主张克己复礼,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二:“ 颜生 躬四勿, 曾子 日三省。” 元 方回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诗:“ 颜子 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面呈

当面呈交。 盛宣怀 《致妻庄氏家书》:“面呈父亲慈览,勿示外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