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亨挽章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刘元亨挽章原文

举世无非逐臭夫,卜邻幸喜得文儒。
堵居原宪贫而乐,瓢饮颜回退若愚。
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庖厨。
古来隐士无过此,叹息吾今德已孤。

诗词问答

问:刘元亨挽章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刘元亨挽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姜特立刘元亨挽章书法欣赏

姜特立刘元亨挽章书法作品欣赏
刘元亨挽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逐臭夫

见“ 逐臭之夫 ”。

卜邻

(1).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且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 杜预 注:“卜良邻。”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2).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 宋 王安石 《送陈谔》诗:“乡閭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 宋 徐铉 《稽神录·陆洎》:“惟君与我有缘,他日必当卜邻。”

幸喜

幸亏

文儒

(1).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説经者为世儒。” 明 李贽 《贾谊》:“ 班氏 文儒耳,只宜依 司马氏 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 王闿运 《郭新楷传》:“自 乾 嘉 以来,文儒分古今之学。”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周书·贺拔胜传》:“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 清 方苞 《读<周官>》:“假如 战国 秦 汉 之人能伪作,则《冬官》之缺,后之文儒有能补之者乎?”

(3).文士。 唐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书怀》诗:“ 赵 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章炳麟 《辨<诗>》:“由 商 周 以讫六代,其民自贵,感物以形於声,餘怒未渫,虽文儒弱妇,皆能自致。”

原宪贫

原宪 , 孔子 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 原宪 。 原宪 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 子贡 曰:‘嘻!先生何病?’ 原宪 ,应之曰:‘ 宪 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 宪 ,贫也,非病也。’ 子贡 逡巡而有愧色。”后因以“原宪贫”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唐 王维 《山中示弟等》诗:“莫学 嵇康 懒,且安 原宪 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之十二:“处士 禰衡 俊,诸生 原宪 贫。”亦作“ 原宪病 ”。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楼方伯》:“未除 原宪 病,空负 乐生 愆。”

瓢饮

(1).语出《论语·雍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原谓以瓢勺饮水。后用以喻生活简朴。《后汉书·章帝纪》:“动务省约,但患不能脱粟瓢饮耳。”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巖楼在百层。” 清 巢鸣盛 《题匏杯》诗:“ 回 也资瓢饮,悠然见古风。”

(2).指瓢勺之类的饮器。 清 杜岕 《永宁寺试泉》诗:“再游期独往,瓢饮掛衣襟。”

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菽水

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宋 陆游 《湖堤暮归》诗:“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髮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只愁母老羣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

酒肉

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饮食。《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饜酒肉而后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遭母丧,在 晋文王 坐,进酒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回日,并许进酒肉。”

庖厨

厨房,也指厨师

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无过

(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记·蒙恬列传》:“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文献通考·经籍五》:“诗发乎情者也,而情之所发,其辞不能无过。”

(2).没有超过。《史记·苏秦列传》:“夫挟彊 秦 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金史·乐志上》:“所以承天,无过乎质。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过。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陈德甫 ﹞无过在解舖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

(4).犹不如,比不上。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