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寿洪云岩)

作者:牟巘 朝代:宋代

贺新郎(寿洪云岩)原文

云拥油幢碧。
眷蓬莱、宿缘一纪,竟须公出。
上界清高仙地位。
耿耿为民还切。
此自是、平生愿力。
雨后新飙凉如濯,喜湖山、千里皆生色。
便乘此,问阊阖。
殷勤好与摩铜狄。
炯精神、依然未老,鹤标龟息。
造物生贤非无意,偏近中元时节。
试记取、平园莱国。
况有盘洲当家样,酉年秋、拾级升枢极。
继盛事,看今日。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寿洪云岩)的作者是谁?答:牟巘
问:贺新郎(寿洪云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寿洪云岩)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牟巘的名句有哪些?答:牟巘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油幢

(1).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隋书·礼仪志五》:“王公加礼者,给油幢络车,驾牛。”

(2).指有油布帷幕的车子。 唐 皇甫冉 《送卢郎中使君赴京》诗:“曲盖遵长道,油幢憩短亭。”

(3).油布帐幕。多指将帅幕府。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凡海内奔走之士,思欲脩容於辕门之外,躡履於油幢之前,譬之涉 蓬 瀛 ,登 崑 閬 ,不可得而进也。” 宋 刘过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词:“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韜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清 厉鹗 《折桂令·赋得客帐梦封侯》曲:“傍幽窗斗帐凄凉,何许儒冠,忽拥油幢。”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宿缘

佛教指前定的因缘(迷信)

汉朝共许 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 唐· 姚合《寄主客刘郎中》

一纪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 * 》:“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公出

因公事而外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城陷,官僚皆罹於难,惟 刘 以公出得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宾馆告示》:“如本县公出,当婉覆登簿。”

上界

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迷信);天界

高仙

上仙。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东朝归福胙,南极本高仙。”

地位

(1)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职位以及由此显示出的重要程度

地位平等

父亲的地位

(2) ;也指国家、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国际地位

(3) 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把你自己放在我的地位上

耿耿

(1) 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楚辞·屈原·远游》

耿耿于怀

(2) 明亮;显著;鲜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

(3) 诚信守节的样子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汉· 刘向《九叹·惜贤》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生愿

佛教指强烈的生存愿望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生色

(1) 用单一颜色介质产生多种颜色的效果

(2) 增添光彩

要是在过去,现在每年的发现足以使整个世纪生色

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风景谈》

(3) 起色

略有生色

(4) 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阊阖

(1) 传说中的天门

阊,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说文》

排阊阖而入帝宫。——《史记·司马相如传》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屈原《楚辞·离骚》

(2) 宫门的正门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铜狄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 临洮 ……是岁 始皇 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因称“铜人”为“铜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铜狄分形,肃严扃於左序。” 金 刘迎 《赠人》诗:“ 蓬莱 咫尺三万里,铜狄因循五百年。”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龟息

道教语。谓呼吸调息如龟,不饮不食而能长生。一说,以为龟睡时,气由耳出,因此长生。语本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仙经》象龟之息,岂不有以乎?”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乃虯蟠龟息,遁乎此山。” 元 岑安卿 《和李宰韵》:“常怀却世纷,宴坐学龟息。” 清 姚鼐 《定州遇雪》诗:“入舆坐龟息,下帷任所诣。”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生贤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俗人之相於也,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

(2).谓生养贤良之人。 宋 王安石 《贺生皇子表》之七:“燕禖饗德,方储锡羡之祥;羆梦生贤,克协会昌之运。”《元史·后妃传一·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嵩高》生贤,予篤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於徽音。”

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近中

谓靠近凸透镜中间高而微平的平面;或谓距凹透镜的中心近。《墨子·经说下》:“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 孙诒让 间诂:“ 陈 云:‘此为突镜也。’按 陈 説近是。凡突镜边容下而中高处,其面微平,故有内外界。中之内,谓平面之内也。 刘 云:‘近中、远中,指人距镜中心言,据此仍当为凹面镜也。’亦通。”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五日》:“《墨子》所云:近中,则所见大,景亦大;远中,则所见小,景亦小,今之作千里镜、显微镜者,皆不出此言范围。”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记取

牢记教训、嘱咐等

记取这个血的教训

莱国

指 宋 代 寇準 。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 莱国 惟须纵博壶, 蘄王 那用提金鼓。”参见“ 莱公 ”。

当家

经营管理者

她是我们厂里的好当家

拾级

逐级登阶

拾级而上

枢极

斗枢与北极星。亦以喻中枢权力。 汉 刘歆 《遂初赋》:“蹠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宫。侍刘宿於鉤陈兮,拥太常之枢极。”《后汉书·梁统传论》:“夫宰相运动枢极,感会天人,中於道则易以兴政,乖於务则难乎御物。” 宋 苏轼 《上韩持国》诗:“ 韩 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 伟节 。” 伟节 , 汉 贾彪 之字。

盛事

大事

亚特兰大市的第26届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界盛事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