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原文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1~1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诗词问答

问: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李曾伯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书法欣赏

李曾伯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书法作品欣赏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机妙

机微奥妙。《魏书·乐志》:“ 仲儒 不量庸昧,窃有意焉。遂竭愚思,钻研甚久。虽未能测其机妙,至於声韵,颇有所得。”

不传

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几不传。” 郑玄 注:“传,移也。”

不传习。《史记·五帝纪论》:“ 孔子 所传 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传。” 司马贞 索隐:“二者皆非正经,故 汉 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多不传学也。”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平泉

指 平泉庄 。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诗:“ 洛 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 平泉 。” 宋 辛弃疾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词:“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 平泉 物。”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 锦峯 云物近 平泉 ,乌榜红栏咽画船。”

方外

(1) 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

(2) 边远所在,异域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相权

相互平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权。” 宋 叶适 《福建运使真显谟阁少卿赵公墓铭》:“钱会常相权,民无贵食,肆无虚券。”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欲仅就钱币一问题,图苟且一时之解决……则就现行银币,立画一之制,使副币与本币之数量相权。”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逆睹

见“ 逆覩 ”。

吾生

(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崧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

(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未能免俗

未能免于俗例或常情。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掛大布犊鼻褌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 宋 陆游 《自诒》诗:“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 金 赵秉文 《送宋飞卿》诗:“未能免俗聊从宦,还望孤云忆旧庐。”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公 ( 司马温公 )端劲有守,而所赋嫵媚悽惋,殆不能忘情,岂其少年所作耶?古云贤者未能免俗,正谓此耳。”

相问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耕桑

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 韩愈 《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对人説忠孝,努力事耕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