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题扇)

作者:赵彦端 朝代:宋代

浣溪沙(题扇)原文

冰练新裁月见羞。
墨花飞作淡云浮。
宜歌宜笑不妨秋。
约腕半笼衫草碧,洗妆初失黛蛾愁。
嫩凉轻暑奈风流。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题扇)的作者是谁?答:赵彦端
问:浣溪沙(题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浣溪沙(题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彦端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彦端名句大全

赵彦端浣溪沙(题扇)书法欣赏

赵彦端浣溪沙(题扇)书法作品欣赏
浣溪沙(题扇)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新裁

(1).新的设计、筹划。多指诗文、工艺的构思。 唐 贾岛 《雪》诗:“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清 费经虞 《定军山下村居》诗:“观物未能忘旧事,避人稍欲著新裁。” 鲁迅 《<北平笺谱>广告》:“近来用毛笔作书者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輒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

(2).新体裁;新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释通》:“何谓仍原题?诸史异同,各为品目,作者不为更定,自就新裁。”

墨花

(1).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宋 梅尧臣 《杜庭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鸜目莹,尚渍墨花碧。”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 成化 间,有百户 吴东升 者,亦善楷书, 刘士亨 寄之诗云:‘墨花香满砚池头,尽説能书老户侯。’”

(2).指水墨花卉画。 元 汤垕 《画鉴》:“ 徽宗 性嗜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落水兰亭》:“﹝ 彝斋 ﹞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於水仙尤长。”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华亭 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

云浮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

(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宜笑

适宜于笑。指笑时很美。《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红颜宜笑,睇眄流光。” 隋 江总 《东飞伯劳歌》:“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歛。” 元 张昱 《西湖漫兴》诗:“ 玉局 当年为写真, 西施 宜笑復宜顰。”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洗妆

(1).梳洗打扮。 唐 韩愈 《华山女》诗:“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妆,一本作“ 糚 ”。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之二:“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2).洗除妆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

梳洗打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为梨花洗妆》:“ 洛阳 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粧。” 宋 苏轼 《再和潜师》:“风清月落无人见,洗粧自趁霜鐘早。”

黛蛾

(1).犹黛眉。 唐 温庭筠 《晚归曲》:“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宋 秦观 《减字木兰花》词:“黛蛾长歛,任是东风吹不展。”

(2).指美女。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3).比喻柳叶。 宋 韩琦 《再赋柳枝词》之二:“叶叶新长约黛蛾,丝丝轻软任风梭。”

嫩凉

亦作“ 嫩凉 ”。微凉;初凉。 唐 唐彦谦 《咏葡萄》:“西园晚霽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元 应法孙 《霓裳中序第一》词:“乍庭户嫩凉,阑干微月,玉纤胜雪。”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看初收泼火,嫩凉生,微雨沾裾。” 王统照 《湖畔儿语》:“天气并不十分烦热,到了晚上,觉得有些嫩凉的感触。”

见“ 嫩凉 ”。

轻暑

指初夏。 宋 叶梦得 《贺新郎》词:“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靄,初回轻暑。”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