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韵·其一

作者:陈谟 朝代:元代

和友人韵·其一原文

霜林红叶有妍华,出郭幽寻兴自赊。

苍耳草深非故道,牵牛花好是谁家。

鸡群野褐嵇中散,鹤背天风蔡少霞。

邂逅平川同逆旅,时时晴屐响晴沙。

诗词问答

问:和友人韵·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陈谟
问:和友人韵·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和友人韵·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陈谟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谟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参考注释

霜林

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红叶

(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唐 杜牧 《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 西山 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2). 唐 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 宋 晏几道 《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 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从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参见“ 红叶题诗 ”。

妍华

(1).指美艳;华丽。 北齐 卢士深 妻 崔氏 《靧面辞》:“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四库全书总目·总集一·西昆酬唱集》:“其诗宗法 唐 李商隐 ,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效之者渐失本真。”

(2).指美丽的风光。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三:“暌阔逢暄新,悽怨值妍华。”

(3).喻青春。 唐 李峤 《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七:“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苍耳

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夏开花,绿色,果实倒卵形,有刺。荒地野生。茎皮可取纤维,植株可制农药;果实称“苍耳子”,可提取工业用的脂肪油,亦可入药。 宋 陆游 《山园草间菊数枝开席地独酌》诗:“君不见诗人跌宕例如此,苍耳林中留 太白 。”

故道

(1) 旧有的道路;老路

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史记·项羽本纪》

(2) 水流已经改道的旧河道

黄河故道

牵牛花

俗称“喇叭花”。双子叶植物,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叶互生,近心脏形。花喇叭形,有蓝色、紫色、红色或白色等,一般清晨开放,中午闭合,可供观赏。种子可入药。

好是

(1).恰是,正是。 唐 白居易 《吴中好风景》诗之二:“ 吴 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唐 王建 《江楼对雨寄杜书记》诗:“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好是主人无事日,应持小酒按新歌。”

(2).真是;甚是。 唐 岑参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来叫,只得起来。”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我想昨日 王维 ,好是作怪,回书也不见一箇字,不知是允我也不允我?”

(3).岂是。 唐 罗邺 《谒宁祠》诗:“春生溪岭雪初开,下马云亭酹一杯。好是精灵偏有感,能於乡里不为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那僧房里好是轻易走得进的?”

(4).犹好在,妙在。表示赞美。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七:“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宋 吴琚 《酹江月》词:“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絶。好是 吴 儿飞綵帜,蹴起一江秋雪。”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鸡群

亦作“鷄群”。比喻平庸之辈。 唐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驥足,九霄终自别鸡羣。”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傅惠鹤》诗:“鷄羣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甘心迟凤侣,刻意别鸡羣。”参见“ 鸡羣鹤 ”。

野褐

粗布衣服。指平民。 宋 陆游 《感事》诗:“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元 陈樵 《玉雪亭》诗之五:“回屏纹细裁龟甲,野褐年深补鹤翎。”

中散

中散大夫的省称。 三国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及夫 中散 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 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 龟年 喧笛管, 中散 闹筝琶。”

鹤背

鹤的脊背。传说为修道成仙者骑坐处。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二:“世间不为蛾眉误,海上方应鹤背吟。”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一:“三更月底鸞声急,万里风头鹤背高。” 明 王蒙 《题<铁网珊瑚图>》诗:“却从鹤背看尘寰,四海如杯 嵩 华 小。”

谓如鹤似的用背负着。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喜甚因吟》之一:“若教身更健,鹤背入 维扬 。”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平川

广阔平坦之地

平川广野

逆旅

客舍;旅店

宿于逆旅。——《庄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屐响

木屐的响声。 唐 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诗:“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晴沙

阳光照耀下的沙滩。 唐 杜甫 《曲江陪郑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花柳,鵁鶄鸂鶒满晴沙。” 唐 钱起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诗:“寒花古岸旁,唳鹤晴沙上。” 明 曾棨 《车驾渡江》诗:“朱旗画戟拥晴沙,锦缆牙檣向水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