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咎八音歌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赠无咎八音歌原文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
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
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
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诗词问答

问:赠无咎八音歌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赠无咎八音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金马

(1).金制的马匹。《汉书·张骞传》:“天子既好 宛 马,闻之甘心,使壮士 车令 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 宛王 贰师城 善马……﹝ 宛王 ﹞遂不肯予 汉 使。 汉 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

(2).指 金马门 。《文选·扬雄<解嘲>》:“ 公孙 创业於 金马 ,驃骑发跡於 祁连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孙弘 对策於 金马门 。” 宋 叶适 《题费肃校书遗事》诗:“郤辞 金马 直,归卧 锡山 峯。” 清 黄宗羲 《与陈介眉庶常书》:“若復使之待詔 金马 , 魏野 所谓断送老头皮也。”

(3).指 汉 代国家藏书之所。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内设 金马 石渠 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圣上好文,书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汉 有 金马 、 石渠 , 后汉 有 兰臺 、 东观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自家 章惇 ……鼠钻倖穴,因而位列铜螭;孤假权门,自此威行金马。”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梦金马,感愴泣铜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铉 《柳枝》词:“ 金马 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 明 何景明 《春雪诸翰林见过》诗之二:“置酒邀金马,开轩对玉珂。” 清 龚自珍 《洞仙歌》:“又七载低颜软尘红,向 金马 词场,讯他荣悴。”参见“ 金马玉堂 ”。

(6).我国 福建省 沿海 金门 、 马祖 两岛的并称。

避世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谈谐

说笑。 晋 陶潜 《乞食》诗:“谈谐终日夕,觴至輒倾杯。”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我那孩儿生的十分聪明智慧,谈谐歌舞,搊筝拨阮,品竹分茶,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朱祖谋 《<半塘定稿>序》:“一艺成,赏奇攻瑕,不隐不阿,谈谐閒作,心神洒然。”

石门

(1). 春秋 鲁 城外门。《论语·宪问》:“ 子路 宿於 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借指贤者。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 石门 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灵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拜为牙门将,属 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旧传》:“ 羌 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牀,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时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贵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 四川省 高县 境内的 石门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宾 ,南抵 云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处。 唐 与 南诏 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陕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东汉 的《石门颂》、 北魏 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抱关

掌握门闩,把守城门

嬴乃夷门抱关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长往

(1).一去不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冰山》:“﹝ 张彖 ﹞后登第为 华阴 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

(2).指避世隐居。 晋 潘岳 《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 唐 王度 《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俄顷,又举头顾 希文 曰:‘亦无鬼神,亦无恐怖。’言讫遂长往。”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愚民含忿轻生》:“见其幼弟气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则已长往。”

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丝虫

细长丝状线虫,成虫生于哺乳动物的血液或者组织内的寄生物,通常生活在咬人昆虫体内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劳苦

勤劳辛苦

劳苦为民

斧斤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乃其

于是;就。《书·多方》:“我乃其大罚殛之。”《国语·晋语一》:“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与乃同意,故又以乃其连文。”

匏樽

见“ 匏尊 ”。

吾子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今吾子有。——《国语·晋语》

嘉吾子之赐。

吾子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吾子未之思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有土德之瑞,故号 黄帝 。” 司马贞 索隐:“ 炎帝 火, 黄帝 以土代之。”《汉书·张苍传》:“ 苍 为丞相十餘年,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五德,言 汉 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易服色。”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2).大地的功德。 清 金农 《客来自覃怀见饷地黄奉酬十韵》:“灵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

(3).用称帝后的功德。 明 徐渭 《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诗之三:“饮啄定应歌帝力,生成何幸稟中央,千秋万岁欢无极,土德坤舆本肇祥。”

重迟

迟钝;迟缓;很不敏捷。《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杨倞 注:“重迟,宽缓也。”《汉书·杜周传》:“ 周 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 颜师古 注:“迟谓性非敏速也。”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靓禅师溺流诗》:“渡溪,溪涨, 靚 重迟,为溪流所陷。” 明 文徵明 《送侍御吴公还朝诗叙》:“然公重迟自将,不事搏击,而能达一方之急。”

水德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 ,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深远

(1) 影响、意义等深刻而长远

无深远之谋

(2) 指时间的久长或空间的深广

流布深远

鲲鹏

(1).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察蟭螟於蚊睫,观鯤鹏於北溟。” 唐 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鯤鹏。”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鯤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

(2).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宋 苏轼 《催试官考较戏作》诗:“鯤鹏水击三千里,粗练长驱十万夫。” 清 汪懋麟 《洗象》诗:“岂同龙马负,徒作鯤鹏想。”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二:“惟当过渡时代,则如鯤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 江 汉 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庄周

即庄子,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木雁

《庄子·山木》载: 庄子 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 庄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 笑曰:“ 周 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 道济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 韶 祗 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 唐 权德舆 《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宋 黄庭坚 《赠无咎八音歌》:“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不居

(1).无人居住;不能居住。《孔丛子·杂训》:“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汉书·严助传》:“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 颜师古 注:“地不可居。”

(2).不停留。《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郑玄 注:“不居,象风行不休止也。”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 朱自清 《儿女》:“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将来怎样?”

(3).不占有。《老子》:“功成而不居。”不居,一本作“弗居”。

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