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作者:尹志平 朝代:元代

临江仙原文

有相有中容易觅,无为无处难为。
终朝作伴影相随。
愚人寻不见,达者已先知。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
劝君速悟莫迟疑。
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的作者是谁?答:尹志平
问:临江仙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临江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尹志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尹志平名句大全

尹志平临江仙书法欣赏

尹志平临江仙书法作品欣赏
临江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有相

(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

(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

中容

传说中的古国名。《吕氏春秋·本味》:“ 中容 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山海经·大荒东经》:“有 中容 之国, 帝俊 生 中容 。 中容 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羆。”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难为

(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终朝

(1).早晨。《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将围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2).整天。 晋 陆机 《答张悛》诗:“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愿相同,终朝不离。”

作伴

做伴;当陪伴的人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愚人

愚昧的人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先知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亦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大路

(1) 大道

(2) 正道,正当途径。亦称“正路”

迟疑

犹豫不决

她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是的。”

常常

(1)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2) 否定式多用“不常”,少用“不常常”

他不常来

视听

(1) 看和听

视听效果

(2) 看到的和听到的

以正视听

(3) 指视力和听力

视听不衰

步步

一步一步;每步。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李商隐 《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望丹闕,步步泪,满衣襟。”《花月痕》第七回:“偶然扑蝶粉墙东,步步纤痕印落红。”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步步后退,毫无原则,什么都答应。”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