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原文

楚舸高帆未可开,满帆风暴作阴雷。
圣文亹亹伤漂溺,世路纷纷自往来。
浮磬犹闻传激越,沉妖不见锁渊回。
连陂蛙黾鸣无数,安得周官为洒灰。

诗词问答

问:《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楚舸

楚 船。 宋 梅尧臣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冰胶 楚 舸岁将穷, 广陵 别乘怜老翁。” 宋 梅尧臣 《送僧游庐山》诗:“欲游 庐山 去,将託 楚 舸梢。”

高帆

见“ 高颿 ”。

未可

不可

满帆

张起比平日数量多的风帆,以达到最高的速度

暴作

突然发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 唐 李绅 《湖州法华寺大光天师碑》:“余生未朞岁,乳病暴作而不啼不览者七辰。”

阴雷

(1).犹闷雷。声响极小近似无声之雷。 唐 卢纶 《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阴雷慢转野云长,骏马双嘶爱雨凉。” 明 高启 《赠步炼师祷雨》诗:“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飈吹旗紫坛暮。”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天语·阴雷》:“ 雷州 之雷,其无声者曰阴雷。”

(2).迷信谓阴间的雷击。《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吏向 迪 道:‘此震击者阴雷也,吹者业风也。’”

圣文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后汉书·郑玄传论》:“自 秦 焚六经,圣文埃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2).谓天子的文德。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 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3).指 周文王 。 汉 焦赣 《易林·归妹之大壮》:“ 太公 避 紂 ,七十隐处,卒受 圣文 ,为王室辅。”

(4).指 汉文帝 。 汉 扬雄 《长杨赋》:“逮至 圣文 ,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漂溺

(1).冲没,淹没。《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 唐 韦应物 《使云阳寄府曹》诗:“百里次 云阳 ,閭阎问漂溺。”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奔流未已坑穀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2).指漂没溺死。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是年 乍浦 潮灾,漂溺数千人。”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浮磬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书·禹贡》:“ 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 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激越

情绪强烈、激昂;声音高亢清越

感情激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渊回

亦作“ 渊迴 ”。1.谓深渊之水回旋曲折。 宋 梅尧臣 《和李密学见怀》:“二水交流抱閭井,清潭几曲自渊回。” 宋 陈师道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诗之一:“龙蛇起伏笔无前, 江 汉 渊回语更妍。”

(2).用以比喻谋略深不可测。《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汉 旆南振, 楚 威自挠。大略渊回,元功响效。” 吕向 注:“言其大谋略如渊回之深,大功如响应之速。”《北堂书钞》卷一一五引 晋 庾阐 《扬都赋》:“桓桓勇武,堂堂硕佐,运筹则渊迴,抱麾则虎步。”

见“ 渊回 ”。

蛙黾

即蛙。亦指蛙声。《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黽。” 唐 韩愈 《杂诗》之四:“蛙黽鸣无谓,閤閤祇乱人。” 金 元好问 《出京》诗:“城居苦湫溢,羣动日蛙黽。”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词:“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黽。”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诗文赏析


【原题】: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次韵临淮感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