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三·游石室寺

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原文

石室初从浑沌分,呀然一窍气氤氲。

山僧惯住鼋鼍窟,野老能穿虎豹群。

行怪帽檐常碍藓,坐惊衣袖忽生云。

几时更借禅床卧,六月松声绝顶闻。

诗词问答

问:《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三·游石室寺》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参考注释

石室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钱谦益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於石室,视我赞书。”

(5).岩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与天连。”《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见。” 唐 于邺 《赠隐者》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苏轼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刘向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儔。”

浑沌

同“混沌”

呀然

(1).张口貌;张开貌。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吾尝伺其来,朔风正严,缓步坦途,日次一舍,固已呀然汗矣。”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明 宋濂 《<清啸后稿>序》:“穹亭邃馆必压以呀然之兽,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 清 曹寅 《江村杂咏·因是庵》:“呀然六窗开,独设八关浄。”

(2).深广貌。 唐 韩愈 《燕喜亭记》:“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山下立石楚楚,或呀然而为谷,或隐然而为洞。”

(3).开口笑貌。 唐 柳宗元 《东海若》:“ 东海若 呀然笑曰。”集注引 童宗说 曰:“呀然,笑貌。” 唐 罗隐 《后雪赋》:“ 邹生 閲 相如 之词,呀然解颐曰:‘善则善矣,犹有所遗。’”

窍气

指气息。《吕氏春秋·行论》:“﹝ 禹 ﹞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

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鼋鼍

大鳖和猪婆龙。《国语·晋语九》:“黿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扣栏出黿鼉,幽姿可时睹。” 清 孙枝蔚 《金山》诗之一:“僧老黿鼉大,鐘残鼓角哀。”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行怪

谓行为怪异。《礼记·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陆德明 释文:“行,下孟反。” 朱熹 集注:“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

帽檐

帽盖;帽子前端或四周的突出部分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禅床

坐禅之床。 唐 贾岛 《送天台僧》诗:“寒蔬修浄食,夜浪动禪牀。”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词:“悬知洗盏径开尝,谁醉伴禪床。”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老僧者坐禪牀上,曰:‘汝三人能胜吾童子,亦高手也。’”《红楼梦》第八七回:“﹝ 妙玉 ﹞点上香拜了菩萨,命道婆自去歇着,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齐,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松声

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绝顶

(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