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

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代

原文

二庭追虏骑,六月动周师。
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
复言征二妙,才命重当时。
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
计日方夷寇,旋闻杕杜诗。

诗词问答

问:《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的作者是谁?答:沈佺期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沈佺期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书法作品欣赏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97_24

参考注释

二庭

(1).两个王庭。(1) 东汉 时指 南匈奴 与 北匈奴 。 东汉 建武 二十四年, 匈奴 左贤王 蒲奴 立为单于,右薁鞬日逐王 比 不得立,乃率部南依 汉 ,自立为单于, 匈奴 遂有南北之分。《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其后 匈奴 争立,日逐来奔……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2) 唐 代指 西突厥 分裂后的南北二部。 咄陆 可汗建庭于 镞曷山 西,谓之北庭; 乙毗沙钵罗叶护 可汗建庭于 虽合水 北,谓之南庭。见《新唐书·突厥传下》。 唐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诗:“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2).第二家门庭。谓再嫁。《旧唐书·列女传序》:“ 共姜 之誓,不践二庭。” 明 无名氏 《玉环记·逼女更夫》:“妇女不践二庭,夫在安可再嫁!”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周师

(1). 周 室的军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頽叔 桃子 奉 大叔 以 狄 师伐 周 ,大败 周 师。”《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懍然莫必其命。然而 周 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

(2). 周 王的师傅。《宋书·恩倖传序》:“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 太公 起为 周 师, 傅説 去为 殷 相。”

庙略

朝廷的谋略。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旧唐书·李晟传》:“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 宋 司马光 《相国颍庄敏庞公挽辞》之一:“儒衣临絶塞,庙略运奇兵。”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军麾

军中指挥用的旗。引申指担任指挥的人。《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军麾命服之序,监督方部之数。” 刘良 注:“军麾,以毛为之,以指麾也。” 唐 杜甫 《遣兴》诗:“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明 屠隆 《綵毫记·难中相会》:“军麾要我赞谋謨,我忠贞怎把英风挫,甘受羈囚任坎坷。”《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三·王壮武公不愧儒将》:“军麾所至,輒以忠义风动其民。”

相国

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二妙

(1).称同时以才艺著名的二人。(1)指 晋 卫瓘 、 索靖 。《晋书·卫瓘传》:“ 瓘 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 敦煌 索靖 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臺二妙’。”(2)指 唐 韦维 、 宋之问 。《新唐书·韦维传》:“﹝ 韦维 ﹞迁户部郎中,善裁剖,时员外 宋之问 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3)指 宋 艾淑 、 陈容 。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四:“﹝ 艾淑 ﹞善画竹,与 陈所翁 同舍画龙,俱得名,时称六馆二妙。”(4)指 金 段克己 段成己 《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三·二妙集》:“ 金 段克己 段成己 诗集也……初, 克己 成己 均早以文章擅名, 金 尚书 赵秉文 尝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是名。”

(2).称自己推重的二人。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袴襦。”原注:“ 庾三十二 杜十四 并居此省。” 明 何景明 《李川甫戴时亮过访》诗:“岂是高人室,能劳二妙来。” 清 赵翼 《浙二子歌赠张仲雅程春庐两孝廉》诗:“文章有神父有道,晚年乃见此二妙。”

才命

才能和命运。旧多用于怀才不遇,命运不济。 唐 杜甫 《别苏徯》诗:“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词:“有解忆 长安 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画省

指尚书省。 汉 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或称“粉省”、“粉署”。 唐 岑参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诗:“盛德中朝贵,清风画省寒。”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准被着簪笔彤墀,含香画省,起草 明光 。” 清 方文 《喜从子密之京师归》诗之二:“一官辞画省,三载恋 金门 。”

征橐

亦作“ 征槖 ”。行囊。 唐 沉佺期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诗:“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祥异》:“会通判 陈九官 者与侯( 李 侯, 李多见 )同去官,讹传 松 人欲詰其征槖。”

横门

(1).栅栏门;营门。亦特指守门军吏。《尉缭子·分塞令》:“吏属无节,士无伍者,横门诛之。”案,此为横门守门军吏之省。

(2).方言。旧时 江 南一带对媵妾之称。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而 浙 人呼为贴身,或曰横牀。 江 南又云横门,尤为可笑。”

(3).喻非正当途径。门,门路。 欧阳山 《苦斗》四四:“县里那教育局长一缺,他把 何守仁 三番五次地推荐,始终不见揭盅,今天听说 何五爷 有横门可走,特地来看看虚实。”

汉 代 长安 城北西头的第一门,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乃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其国为 鄯善 ……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 横门 外,祖而遣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尝至 郿 行坞,公卿已下祖道於 横门 外。”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 横门 道。”

塞马

(1).塞上的马。 北周 庾信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马銮 《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

(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唐 杜牧 《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宋 司马光 《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 楚 弓丧何须问。”

计日

(1).计算日数。《佛说长阿含经》卷十一:“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 宋 陆游 《溪行》诗:“逢人问墟市,计日买薪蔬。”

(2).形容短暂,为时不远。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宋 程洵 《伯羽许见过雨不果》诗:“乡閭驾言归,计日抵旧庐。” 明 陈所闻 《一枝花·赠陈延之》套曲:“怎如你,豹成文,计日也囊脱颖,眼见得凤生雏。”

夷寇

指外族入侵的战祸。《后汉书·宦者传·曹节》:“州牧郡守承顺风旨,辟召选举,释贤取愚。故虫蝗为之生,夷寇为之起。”

杜诗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 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