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麟溪山行旅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马麟溪山行旅图原文

关山逮秋仲,旅客问程时。

焦墨含萧飒,层峰益奥奇。

遵途据蹇跛,望瀑坐厜㕒。

世学无些欠,岂诚远所为。

诗词问答

问:题马麟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马麟溪山行旅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马麟溪山行旅图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六

2. 陈善杭州志称马麟远子能世家学然不逮父远多以已画上题作麟尽盖欲麟得誉此帧未稔真麟笔耶仰远所为耶

参考注释

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旅客

(1) 临时客住在外的人

旅客登记处

(2) 旅行者

出境旅客

焦墨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唐子畏 《溪山秀远》绢本……焦墨皴擦,极似 马远 、 夏珪 。”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墨法》:“用干笔蘸浓墨,传统叫‘焦墨’,焦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

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层峰

层层重叠的山峰

遵途

亦作“ 遵涂 ”。谓遵循道路前进。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衝蒙涉田,未若遵涂之疾也。”《晋书·武帝纪论》:“是犹将适 越 者指沙漠以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所趣愈远,所尚转难。”《梁书·张缅传》:“径遵途乎鄂渚,迹 孙氏 之霸基。” 宋 余靖 《辛捕罪人丁过而不救辞云家有急事救疗判》:“眷彼遵涂之人,式冀执兵之助。” 明 徐渭 《发严州舍舟登陆》诗:“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

蹇跛

跛足。 唐 白居易 《强起迎春戏赠思黯》诗:“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 平原 ( 平原君 赵胜 )楼上人。”

世学

犹家学,世代相传的学问。 宋 陈师道 《次韵晁无斁除日述怀》:“世学违从众,名家最近天。”

无些

没有一点儿。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趁歌停舞罢来相扰,醒醒箇,无些酒。”《朱子语类》卷六三:“此处縝密,无些渗漏。”

远所

犹远处。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恐远所谿谷山泽之民不徧闻,檄到亟下县道,使咸喻陛下之意,无忽。”参见“ 远处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