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作者:易祓 朝代:宋代

水调歌头原文

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
夸娥擘此石鐪,不独岭之南。
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
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
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
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
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
杖屦从归去,此乐湘潭。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答:易祓
问:水调歌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调歌头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易祓的名句有哪些?答:易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清胜

(1).清雅优美。《世说新语·识鉴》“此儿有异,顾吾老不见其大耳”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有虚令之秀,清胜之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不若 胡武平 《咏白牡丹诗》云‘璧堂月冷难成寐,翠幄风多不奈寒。’其语意清胜,过 裴璘 远矣。” 明 文徵明 《<南濠居士诗话>序》:“君於诗别具一识,世之谈者,或 元 人为宗,而君雅意於 宋 ,谓必音韵清胜。”

(2).用为对人问候的敬辞。 宋 苏轼 《答水陆通长老书》之一:“近过 苏臺 ,不得一见而别,深为耿耿。专人来辱书,且喜法履清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异日, 红娘 復至,曰:‘夫人致意先生,今夜文候清胜。’”

江带

似带的江流。 唐 樊宗师 《绵州越王楼》诗序:“既縈视其江带,又极视其土冈。”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邱壑

(1).深山与幽壑。多借指隐者所居。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顾长康 画 谢幼舆 在巖石里。人问其所以, 顾 曰:‘ 谢 云一邱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邱壑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谢公墩》:“公《咏史》云:‘ 穰侯 老擅 关中 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则公不独欲专朝廷,虽邱壑亦欲专而有之。” 清 李来泰 《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诗:“江湖远道难通问,邱壑终身不疗飢。” 清 郑鉽 《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图>》诗:“邱壑诗中见,云烟画里逢。”

(2).喻深远的意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摹印》:“譬诸画家,无胸中邱壑,以稿本临模,终是下乘。”邱,一本作“ 丘 ”。 清 龚自珍 《与秦敦夫书》:“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邱壑;长一分邱壑,则去一分鄙陋。” 徐蕴华 《唐庄题壁》诗:“自笑胸无邱壑意,不堪着笔付丹青。”

有分

(1).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左传·昭公十二年》:“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杜预 注:“分,珍寳之器。” 孔颖达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言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2).有分别,有区别。《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郭庆藩 集释:“羣分而类别也。”

(1).有职分。《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 郑玄 注:“分,犹职也。”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

(2).有缘分。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宋 吕渭老 《浣溪纱》词:“逐伴不知春路远,见人时著小词招,阿谁有分伴吹簫?”《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我女有分与天子为皇后。” 胡韫玉 《即席赠桥口兼之》诗:“一夕 蓬莱 齐烂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

(3).有一份。谓参与某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九:“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4).有一份。谓分享财物。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

品第

指门第、等级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望前

望日之前。《水浒传》第一○六回:“此时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气,那轮几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昼一般。”

后乘

从臣的车马。亦泛指随从在后面的车马。 唐 皮日休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诗:“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音乐·琴》:“恰闻君新製雅丽,勉和韵自媒,从此愿陪后乘。”

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 郑谷 《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泽烘,结为祥云。”

一舍

(1).古以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围 原 ,命三日之粮。 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 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 宋 杨万里 《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

(2).泛指较远的距离。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

(3).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汉 王充 《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於一舍乎?一徙歷於三舍也。”

峭壁

陡峭的山崖

与天

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对面

(1)

(2)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3)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水浒传》

鹤驭

(1).太子的车乘。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诗:“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2).指仙人。传说成仙得道者多骑鹤,故名。 唐 吴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明 宋濂 《皇仙引》:“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

(3).死的讳称。 唐 赵嘏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诗:“鹤驭迴飘云雨外, 兰亭 不在管弦中。” 元 王恽 《萧徵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闕月茫茫。”

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