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忆江南

作者:李纲 朝代:宋代

望江南/忆江南原文

烟艇稳,浦溆正清秋。
风细波平宜进楫,月明江静好沈钩。
横笛起汀洲。
鲈鳜美,新酿蚁醅浮。
休问六朝兴废事,白苹红蓼正凝愁。
千古一渔舟。

诗词问答

问:望江南/忆江南的作者是谁?答:李纲
问:望江南/忆江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望江南/忆江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纲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烟艇

亦作“烟艇”。烟波中的小舟。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 徐孺 碑,犹思理烟艇。”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添渔具·箬笠》:“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 宋 张炎 《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词:“花最盛, 西湖 曾泛烟艇。” 清 顾炎武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烟艇隔 吴门 ,临风苦相思。”

浦溆

水边。 唐 杨炯 《青苔赋》:“桂舟横兮兰枻触,浦溆邅迴兮心断续。” 唐 杜甫 《戏题画山水图歌》:“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新霜浦溆绵绵浄,薄晚林峦往往青。” 清 秋瑾 《送别》诗:“浦溆灯将烬,窗前泪未乾。”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静好

安静和美。《诗·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唐 白居易 《听幽兰》诗:“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 * 。”

沈钩

投鱼钩于水。亦谓钓鱼。《列子·汤问》:“当臣之临河投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汉 张衡 《应问》:“ 蒲且 以飞矰逞巧, 詹何 以沉钩致精。”

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汀洲

水中小洲

新酿

新酿造的酒。 前蜀 韦庄 《对雨独酌》诗:“榴花新酿緑於苔,对雨閒倾满满杯。”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壮怀消尽便成衰,新酿三年即旧醅。” 庞树柏 《偕陈伯弢丈游破山寺三峰寺》诗:“松间午饭香,瓮头新酿熟。”

蚁醅

即蚁酒。 宋 梅尧臣 《依韵答吴正仲罢饮》:“君辞予家倾蚁醅,自有嘉味须持来。”参见“ 蚁酒 ”。

休问

(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六朝

(1)

(2) 六个朝代

(3) 合称中国历史上均以建康(南京)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废事

(1).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

(2).旷废职务。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

白苹

亦作“ 白萍 ”。水中浮草。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诗:“既逢青春献,復值白苹生。” 唐 杜甫 《丽人行》:“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五代 齐己 《放鹭鸶》诗:“白萍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红楼梦》第一○八回:“ 鸳鸯 下手的就是 湘云 ,便道:‘白萍吟尽 楚 江秋。’”

红蓼

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唐 杜牧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秋到 润州 江上,红蓼黄芦白浪。” 清 杨芳灿 《满江红·芦花》词:“红蓼滩头秋已老,丹枫渚畔天初暝。”

凝愁

凝聚愁情。 唐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诗:“ 六代 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 吕渭老 《千秋岁》词:“凝愁情不展,宿酒风还醒。”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渔舟

渔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