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寄欧阳秀才

作者:刘威 朝代:唐代

遣怀寄欧阳秀才原文

地上江河天上乌,百年流转只须臾。
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
似豹一班时或有,如龟三顾岂全无。
古来晚达人何限,莫笑空枝犹望苏。

诗词问答

问:遣怀寄欧阳秀才的作者是谁?答:刘威
问:遣怀寄欧阳秀才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遣怀寄欧阳秀才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威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威名句大全

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书法欣赏

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书法作品欣赏
遣怀寄欧阳秀才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62-24

参考注释

地上

(1).陆地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 李白 《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

(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 亚夫 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苏舜钦 《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江河

(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流转

流通周转

加快资金流转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生闲

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孙子·用间》:“生閒者,反报也。” 杜佑 注:“择己有贤材智谋,能自开通於敌之亲贵,察其动静,知其事计,彼所为已知其实,还以报我,故曰生閒。”

过日

(1).过日子。 唐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宋 陈造 《田家谣》:“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王任叔 《疲惫者》:“ 运秧 自这一次后,不再有向人家处赖饭吃的事了。但他到底怎么过日,我是无从知道。”

(2).谓超过时日。 宋 晁冲之 《和寄叶甥少蕴内翰见招》:“园宜杏子非时结,溪阔梅花过日开。”

(3).改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安老爷 因他也须到家歇息歇息,便説:‘过日再备酌奉请。’”

一班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 * , 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翠华初到殿中间,三馆诸儒共一班。”《宋史·礼志十五》:“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醆。”

(4).同一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时同 安老爷 一班儿拣发的十二人。”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四·上杨提台禀帖》:“某把总自到汛以来,既未尝郭外查点,且终月不闻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6).一般,一样。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灯与名园总一班,峰峦层叠水潺湲。” 清 万玉卿 《潇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儿,一半是无情鬼,一班儿形骸髮齿,一班儿胎卵毛皮。”

(7).犹一番。《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吕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每学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

时或

有时;偶尔

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第二次考试》

三顾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沉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晚达

晚年得官;迟显达。《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早服身义重,晚达生戒轻。” 李善 注:“达,官达也。晚达恩厚,故以养生之戒为轻也。” 唐 张乔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诗:“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

何限

(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空枝

花果谢落的枝条。 唐 王建 《山中惜花》诗:“游丝缠故蕊,宿夜守空枝。” 唐 郑谷 《摇落》诗:“夜来摇落悲,桑枣半空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