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前人取别二首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前人取别二首原文

云旆吹晴踏翠巅,写成诗卷思翻然。
谁知同赋有齐己,人指醉吟为乐天。
意自源头水中涌,语如山色雨余鲜。
尾貂分付归鸿去,欲便寻盟未有缘。

诗词问答

问:次韵前人取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前人取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云旆

亦作“ 云斾 ”。有云纹图饰的大旗。《文选·宋玉<高唐赋>》:“简舆玄服,建云斾,蜺为旌,翠为盖。” 吕延济 注:“以云蜺为旌斾,翠羽为盖。” 南朝 梁 沉约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诗:“淑气婉登晨,天行耸云旆。”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 巴滇 緑骏追风远, 武昌 云旆连 江 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予客京师,游 翠巖 七真洞 ,读壁上诗曰:‘……璚珠浩荡随兰櫂,云旆低回射玉珂。’”

踏翠

亦作“蹋翠”。犹踏花。 唐 白居易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西游记》第六五回:“师徒们也自寻芳踏翠,缓随马步。”参见“ 踏花 ”。

诗卷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翻然

(1) 形容改变得很快而彻底

翻然悔悟

(2) 也作“幡然”

赋有

具有。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而其丰富的智识乃更为当时妇人女子之所赋有!” 王南彦 《眷恋土地的人·北运河之夏》:“他们都赋有古老 中国 的善良德性,勤劳而知足。”

为乐

奏乐。《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为,作也。” 皇侃 义疏:“为,犹奏也。”

作乐,取乐。《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智通》:“明晨何以为乐?”

头水

(1) 质量最好的

头水货

(2) 新器物第一次使用

(3) 第一次用水洗

这衣服刚洗了头水就短了好多

(4) 指第一遍浇地的水

地已浇过头水

(5) 用在头发上的液体化妆品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分付

(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归鸿

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寻盟

重温旧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 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仪礼》注云:“寻,温也……则诸言寻盟者,皆以前盟已寒,更温之使热。温旧即是重义,故以寻为重。”

有缘

有缘分,有机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