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沁园春原文

道过江南,泥墙粉壁,石具在前。
述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
思量几许山川。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
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
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沁园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过江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

(2).指代 东晋 。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粉壁

(1).指白色墙壁。 南朝 梁 顾野王 《舞影赋》:“图长袖于粉壁,写纤腰于华堂。”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高堂粉壁图 蓬 瀛 ,烛前一见沧洲清。”

(2).指 宋 元 时代张贴法令、书写告示的墙壁。《朱子语类》卷一○八:“又如孝弟忠信,人伦日用间事,播为乐章,使人歌之,倣《周礼》读法,遍示乡村里落,亦可代今粉壁所书条禁。”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你便晨挑菜,夜看瓜,春种穀,夏浇麻,情取棘针门粉壁上除了差法。”

(3).引申为将法令、告示写在粉刷成白色的墙壁上。《元典章·户部六· * 》:“有令有司严加禁治,畧节真书罪赏,排门粉壁,使民知惧,递相觉察。”《元典章新集·刑部·总例》:“仰所在官司多出文榜,排门粉壁明白晓諭。”

具在

全部存在。 鲁迅 《热风·题记》:“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我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其他大事,则本志具在,无须我多言。”如:事实具在,不容狡辩。

人地

(1).品学门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东亭 为 桓宣武 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南史·王融传》:“ 融 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旧唐书·高士廉传》:“奬鉴人伦,雅諳姓氏,凡所署用,莫不人地俱允。”

(2).指当地的人与当地的情况。参见“ 人地生疏 ”。

气象

(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经略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经略洪承畴。(洪承畴,字亨九,南安即今福建省南安县人。崇祯末年任蓟辽总督,与清军战于松山,兵败降清,随多尔衮入关打败李自成,又帮多铎攻打江南,做清军的开路先锋。此时洪承畴任七省经略,驻在南京。)——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经略北来。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未必然

(1).不一定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2).犹难道。表反问。川剧《乔老爷奇遇》第二场:“船开走了,未必然这棵柳树儿也开走了不成呀?”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地分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西蜀

今 四川省 。古为 蜀 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五:“ 西蜀 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羣材。” 元 揭傒斯 《云锦溪棹歌》:“ 西蜀 锦江 那得似, 西湖 緑水更须怜。”

巉岩

(1) 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装扮起来。——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

迷鸟

由于狂风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偶尔飞离正常栖息地而到另一地区栖息的鸟。 汉 枚乘 《七发》:“朝则鸝黄鳱鴠鸣焉,暮则羈雌迷鸟宿焉。”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六:“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覊雌竟往来。”

两淮

(1). 宋 熙宁 后分 淮南路 为东、西二路,简称 淮东 、 淮西 ,后合称其地为“两淮”。《宋史·地理志一》:“ 高宗 苍黄渡 江 ,驻蹕 吴会 ,中原、 陕右 尽入於 金 ,东画长 淮 ,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关 为界。其所存者 两浙 两淮 …… 广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纪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兴 、 西凉 无得沮坏河渠, 两淮 两浙 无得沮坏岁课。” 元 吴莱 《风雨渡扬子江》诗:“ 三楚 畸民类鱼鱉, 两淮 大将犹熊虎。”

(2).指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区。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 两淮 盐场盐课银,岁不下数万千两。”《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又在 两淮 南北,直到 瓜州 地面,造起几所义庄。”

(3). 淮阴 和 淮安 的合称。解放初有 两淮市 。

(4).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称。《人民日报》1984.4.18:“以开采利用 两淮 煤炭和水力资源为重心,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

清野

(1) 清寂的原野

(2) 清除战区附近的房屋、树木,转移附近的人口物资等,使入侵的敌人掠夺不到东西

坚壁清野

狼烟

烽火。相传中国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起的烟

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薛逢《狼烟》

宰相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实宰相之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弄权

把握权力,操持朝政

奸人

亦作“奸人”。亦作“姧人”。1. * 、狡诈的人。《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姦人。”《史记·苏秦列传》:“凡羣臣之言事 秦 者,皆姦人,非忠臣也。”《新唐书·李绛传》:“君子者,遇主知则进,疑则退,安其位不为它计,故常为奸人所乘。”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公功高位重,姦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诳》:“无心堕落奸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廖仲恺 《致饶潜川等人函》:“今共和国家已被奸人推倒,应共任维持之责。”

(2).犹奸夫。指通奸的男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 张杲卿 ﹞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有司鞫问,果姦人杀其夫,而与闻其谋也。”

(3).奸细;探子。《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 吐蕃 兵马还来劫掠 沙州 ,姧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僕射。”

罔上

欺骗君上。《后汉书·杨震传》:“帝发怒,遂收考詔狱,结以罔上不道。”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以妖为瑞,是罔上也。”《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云长 问 玄德 曰:‘ 操 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息肩

让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责任或免除劳役

子驷请息肩于 晋。——《左传·襄公二年》

四海之内,始得息肩。——《南史·循吏传序》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经理

(1) 某一商店、工商企业、饭店等的经营管理者

饭店经理

(2) 经营管理

(3) 治理

(4) 料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