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鲁直无咎游启圣

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同鲁直无咎游启圣原文

西方金仙千岁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阎浮檀光照世界,作此无量胜妙因。
九龙宝地赤精宅,涌出宫殿压风轮。
化人南来为守护,震动六种走鬼神。
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说法无冬春。
故人萧公作尘土,白莲花叶光如新。
妙道无边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贫。
可怜端居弊宇宙,几见疑惑谈伪真。
檐牙森森铁凤啄,殿颜眈金眈兽蹲。
官冷何妨近香火,时容绝胜洗埃尘。

诗词问答

问:同鲁直无咎游启圣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同鲁直无咎游启圣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方

(1) 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伐木

采伐林木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阎浮檀

梵语。河名。檀,义译为河。阎浮树下有河,故称 阎浮檀 。《大智度论》卷三五:“此洲上有此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 阎浮檀 金。” 宋 王安石 《咏菊》之一:“ 补落迦山 传得种, 阎浮檀 水染成花。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 毗耶 长者家。”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六出:“俺只见涧壑潺湲, 阎浮檀 水浄洄漩。”

照世

谓驰誉人间。 宋 苏轼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并寄诸子侄》:“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餘安足梦。”

无量

(1) 没有限制的;没有止境的

前途无量

(2) 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

胜妙

佳妙。《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湼槃胜妙法也。”《全唐诗》卷八五一载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三:“胜妙重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漆烟对胶》:“ 廷珪 对胶,於百年外方见胜妙。”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宝地

(1) 地理、气候等条件优越而富庶之地

柴达木盆地是块宝地

(2) 敬称对方所在之地

借贵方宝地一用

赤精

(1).谓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 汉 郑玄 注:“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 炎帝 、 祝融 食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郑玄 注:“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 炎帝 , 大庭氏 也; 祝融 , 顓頊氏 之子,曰 黎 ,为火官。”

(2).见“ 赤精子 ”。

(3).谓眼球赤红。精,通“ 睛 ”。《汉书·王莽传中》:“ 莽 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文选·鲍照<舞鹤赋>》“精含丹而星曜” 李善 注引 浮丘公 《相鹤经》:“露目赤精则视远。”

涌出

亦作“涌出”。涌冒而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山海经·东山经》“﹝ 跂踵之山 ﹞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 晋 郭璞 注:“今 河东 闻喜县 有 瀵水 ,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

宫殿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紫禁城是 明朝和 清朝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

风轮

(1).寺观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靠风力转动发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影塔图花树,经臺总香药。月殿曜朱旛,风轮和宝鐸。”

(2).指天体。 唐 方干 《除夜》诗:“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宋 苏轼 《迁居临皋亭》诗:“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王十朋 集注:“《晋·天文志》:《周髀》家云: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3).佛教语。“四轮”(金轮、水轮、风轮、空轮)之一。参见“ 四轮 ”。

(4).古代夏天取凉用的机械装置。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闍婆、簷葡等南花数百盆於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杂器》:“暑天室有热气,非风不驱,办风轮如纺车式,高倍之,中有转轴,四面插木板扇五六片,令人举柄摇动,满室风生。”

(5).纸扎成的轮状玩具,风吹能转动。 鲁迅 《野草·风筝》:“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化人

(1).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 张湛 注:“化幻人也。” 清 赵翼 《<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3).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 周穆王 时, 文殊 、 目连 来化, 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躡飞鞚。” 王十朋 注:“ 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佛迹。今‘化人’,则借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金 雷琯 《龙德宫》诗:“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 清 吴伟业 《海市》之二:“灝气空濛万象来,非烟非雾化人裁。”

(5).劝化人;教化人。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释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与化人,盖殊路而同归。”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铭》:“有 唐 以武勘乱,以文化人。”

守护

看守保护

由武装卫兵守护着两座高大的围墙

剑平守护着他,一边替他料理社里积压的文件。—— 高云览《小城春秋》

震动

(1) 颤动

每次 * 都受到猛烈的震动

(2) 使颤动

哭声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使人心里不平静

消息震动了全国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锦幪

1.覆于马背的锦巾。

2.借指良马。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住世

谓身居现实世界。与“出世”相对。 明 袁宏道 《<往有误传龙君御死者,作诗哭之>诗附<哭诗>》之一:“住世灯前影,居官浪里身。”《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 逸云 ……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 逸云 。”

燕坐

(1).安坐;闲坐。《仪礼·燕礼》“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 汉 郑玄 注:“凡燕坐必説屨,屨贱不在堂也。” 贾公彦 疏:“凡在堂立行礼不説屨,安坐则説屨……以其屨在足贱,不宜在堂,陈於尊者之侧也。” 宋 梅尧臣 《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漫塘先生 与客燕坐,指窗外樱桃惟一实,共以为笑。” 明 文徵明 《春雨漫兴》诗:“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叶圣陶 《北上日记》:“餐厅颇宽畅,其上层为吸烟室与燕坐间。”

(2).指坐禅。 宋 苏轼 《成都大悲阁记》:“吾燕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镜。” 明 宋濂 《寂照圆明大禅师壁峰金公设利塔碑》:“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禪师燕坐如平时,唯衣湿耳。”

(3).指施食。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先生》:“ 宿 俗,富饶之家,每日必设一家常饭,置外厅堂,不拘来客,皆就食焉,号曰燕坐。”

说法

(1) 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2) 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 * ,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3) 讲说的方法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尘土

细小的土灰

莲花

莲华。即荷花,莲的花,较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叶光

即 叶光纪 。《隋书·音乐志中》:“ 叶光 是纪岁穷,微阳潜兆方融。”参见“ 叶光纪 ”。

如新

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妙道

至道;精妙的道理。《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 宋 陆游 《感怀》诗:“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烦。”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世眼

(1).佛、菩萨的异名。《无量寿经》卷上:“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 慧远 义疏:“佛之异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法华经·序品》:“讚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 晋 法显 《佛国记》:“﹝佛﹞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间眼灭,众生长悲。”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五代 齐己 《石竹花》诗:“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今以世眼观之,日入则天晦,日出则天明,似天以日为光也。” 清 赵翼 《阳朔山》诗:“胡为世眼无定準,憎者詆諆爱者羡。”

真心

(1) 不含欺诈或欺骗的

(2) 心意真实恳切

真心诚意地想娶她为妻

通人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赞》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端居

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几见

(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疑惑

(1) 迷惑,不理解

面有疑惑

(2) 怀疑,不相信

(3) 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伪真

犹真假。 唐 柳宗元 《闵生赋》:“ 重华 幽而野死兮,世莫得其伪真。”

檐牙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 杜牧 《阿房宫赋》:“廊腰縵迴,簷牙高啄。”一本作“ 檐牙 ”。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词:“天涯相遇鞭鸞凤,老去堂成更情重。月转簷牙云遶栋。”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喜鹊噪簷牙,好事来门下。” 清 方文 《禾塘访麻孟璿村居》诗:“僕夫归渡口,林蔼拂簷牙。”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檐牙压肩楼脚摇,惊起穴栋千年鴞。” 许地山 《黄昏后》:“门前底海潮音,后园底蟋蟀声,加上檐牙底铁马和树上底夜啼鸟,这几种声音直像强盗一样,要从门缝窗隙间闯进来捣乱他们底夜谈。”

森森

(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铁凤

古代屋脊上的一种装饰物。铁制,形如凤凰。下有转枢,可随风而转。《文选·张衡<西京赋>》“凤騫翥於甍标,咸遡风而欲翔” 三国 吴 薛综 注:“谓作铁凤凰,令张两翼,举头敷尾以函屋上,当栋中央。下有转枢,常向风如将飞者焉。”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苍龙玄武之制,铜雀铁凤之工。”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三:“玉绳迴断絶,铁凤森翱翔。”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 朝元阁 上酒醒时,卧听风鑾鸣铁凤。”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埃尘

(1).尘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宋 欧阳修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

(2).喻尘世。 汉 张衡 《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唐 白居易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

(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 张苍 唱] 张苍 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